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豆杂粮类食品——即食玉米、南瓜羹状早餐食品
一、成果简介 本项目结合市场需求,着眼于甜玉米、南瓜加工过程中的物性问题和营养问题,以现代液态食品加工技术为基础,将原料预处理、酶解技术、高效微化剪切技术、黏度控制技术等 先进食品加工手段有机结合,确定工艺路线,并最终开发即食甜玉米、南瓜羹状早餐食品。二、经济效益 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魔苹泡腾片( 食品)
泡腾片是一种通过由有机酸和碳酸氢钠组成的泡腾崩解剂遇水后发生反应产生大量二
西华大学 2021-04-14
人才需求:食品
食品、保健品等相关专业
临沂欣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新型导热电线、电缆塑料原料
通常塑料原料的导热性差,而作为电线、电缆原料,导热性不好会导致电、电缆中的热量集聚,特别是电线、电缆的负荷较大时,热量集聚可能使塑料层加快老化,甚至熔化而形成裸露的电线或电缆,为电线短路起火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此新型电线电缆原料的导热性好,且不会影响其原有的绝缘性能,可以把电线中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出去,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川大学 2021-04-14
人才需求:化学药品原料药
1.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制剂研发人员。 2.新药研发QA。 3.电气技术 4.机械设计与制造、化工
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 2021-08-31
香兰素为原料的系列香精生产技术
香兰素是人类所合成的第一种香精,具有香荚兰香气及浓郁的奶香,为香料工业中最大的品种,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奶油香草香精的主要成份。其用途十分广泛。以香兰素为原料合成出香草醇、香草醇乙醚、香草醇丁醚、香草酸、香草酸乙酸酯、香草酸异丁酸酯等一系列新型香精。这些香精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添加剂广泛使用。 这些产品属于精细化学品,规模小,附加值高,纯度高,可以作为添加剂在食品行业和化妆品中使用。目前已经有几个成熟产品在其他工厂生产,进一步的研究集中在(1)香精香料新品种的开发(2)清洁生产工艺和三废的控制方面。本项目部分品种已经在其他企业生产,可以迅速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3
桑葚系列健康食品开发
成果描述:桑葚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的浆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此外还含有人体缺少的锌、铁、钙、锰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自古以来桑葚就被作为水果和中药材应用,现已被卫生部认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我国历代的中医都公认桑葚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黑发明目、祛病延年的功效。我国桑葚资源丰富,但因其采收期短,鲜果不易保藏,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前景分析:产业化成果,该技术目前已经成功转让一家企业。保健食品、饮料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将桑葚果干研制开发成新型的休闲保健食品—低糖桑葚果脯,其含糖量低、原果味浓、质地柔软、口感好,符合现代人对“天然、健康”消费理念的追求,适合于各种消费者食用。所用原料符合食品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等均符合食品饮料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功能性食品开发
将果蔬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后(或者各种果蔬超微粉)添加到面条、 面包、馒头等食品中,开发系列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等功能性的 食品。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中试阶段/n该产品的核心是将生物活性多肽与高营养的谷物糊粉层结合起来开发的一种特殊医用食品。利用不同的蛋白酶降解不同来源的蛋白质,结合谷物糊粉层制备生产小分子多肽食品。该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用于癌症病人及免疫低下病人的辅助营养治疗,有利于其恢复或者改善其生活质量。生物活性肽是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益或是具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
武汉大学 2021-01-12
文蛤功能性食品
【项目来源】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中药学国家一级学科”建设工程资助开放课题“文蛤及其下脚料的深加工研究”,编号:PAPD(ysxk-2010)。【类    别】 功能性保健品(营养补充剂)。【剂    型】固体饮料、颗粒、咀嚼片、含片、口服液。【功能主治】补钙、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增强免疫功能。【处方来源】文蛤是江苏省沿海海域的优势贝类生物资源。项目主要针对以文蛤肉及其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