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系统地研发和掌握了智能自主机器人高精度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地图构建、多视角目标识别与跟踪、自主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仪表智能识别以及自动报警、高效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和整套系统集成能力。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系统地研发和掌握了智能自主机器人高精度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地图构建、多视角目标识别与跟踪、自主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仪表智能识别以及自动报警、高效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和整套系统集成能力。主持研制的铁路牵引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实现工程化,在西成客专成功、北京地铁试运行并辐射到地铁牵引供电、动力发电等设施的安全监控与运营维护和智慧农业应用。铁路变电所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主要由智能巡检机器人、铁路变电所智能机器人监控中心、数据的智能处理和机器人充电房等部分组成,具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与铁路牵引供电SCADA系统无缝连接功能,是引领无人值守牵引变电站新模式的核心装备之一,该机器人系统解决了铁路变电站巡检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谱系化该机器人可为城市轨道变电站巡检提供新模式。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基于大数据的体质健康数据采集及挖掘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无接触数据感知技术、体质测试与运动行为数据采集等技术,采集评估测试对象的体质健康行为数据,并建立行为健康数据库。基于健康行为大数据,结合已有的体质检测指标、医学筛查指标和人体运动指标,通过标签建模构建个人数据画像,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将健康行为数据从低阶数据到高阶数据质的飞跃。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聚焦全民健康,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提升,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健康失衡状态的动态辨识与健康自主管理为主攻方向,构建以信息科技为引领的一体化健康服务管理体系。通过非二代设备的智慧化升级技术开发智慧化设备,并进一步构建智慧化场景。基于物联网的无接触数据感知技术、体质测试与运动行为数据采集等技术,采集评估测试对象的体质健康行为数据,并建立行为健康数据库。基于健康行为大数据,结合已有的体质检测指标、医学筛查指标和人体运动指标,通过标签建模构建个人数据画像,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将健康行为数据从低阶数据到高阶数据质的飞跃。建设运动康复处方库、健康行为评价体系与健康行为风险预警模型,基于控制论、行为科学等理论方法构建健身指导决策支持系统,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健康行为决策技术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重组改造枯草芽孢杆菌高产脂肽集成技术
1.痛点问题 表面活性素是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脂肽,分子结构含7个氨基酸环肽及13-16个碳链长度的脂肪酸,作为脂肽家族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代表性分子,具有优异的表面/界面活性、稳定性及抑菌、杀虫等性能。因此,其在石油开采、工农业、医药、日化等领域展现出了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发酵产率低严重制约了表面活性素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研究表明,野生菌株的产量通常为1g/L以下。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产量提高也很有限。菌株的基因工程改造方面也比较困难。表面活性素(脂肽)合成机制为特殊的非核糖体肽合成机制,基因簇很大,长度达到26Kb以上。因此很难实现异源表达,只能进行基因组原位突变改造。其分子结构中既包含氨基酸、也包括脂肪酸,因此代谢途径也很复杂。此外,发酵培养过程中,严重的起泡和泡沫溢出问题也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 2.解决方案 化工系于慧敏教授团队从南海底泥等特殊环境中筛选获得了产表面活性素野生枯草芽孢杆菌,进一步采用原位编辑超强启动子工程、特点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工程和营养细胞-芽孢调控综合策略,成功构建高产表面活性素的无休眠枯草芽孢杆菌超级细胞工厂,并进一步打通了高产表面活性素新工艺,获得了表面活性素液体和粉末产品。 3.合作需求 本项目寻求有志于在石油开采、工农业、日化洗涤等不同应用领域进行脂肽(表面活性素)新产品开发的企业开展合作,尤其是在上述不同领域具有孵化资源或资金,在工程化、产品化所需的场地、实验条件等方面具有生产和销售优势或经验的企业。也寻求对不同应用场景具有共同开发兴趣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最后,也希望与一些高科技园区进行对接,推动产品生产线建设。
清华大学 2022-09-23
多域物联网安全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
以多域物联网安全保障为目标,围绕海量差异化设备安全保障、虚实孪生映射与数据受控管理及跨域微服务图谱建立与动态安全组合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接入 - 传输 - 汇聚”跨域安全体系结构、信息物理空间融合云端数字孪生架构、多域物联网微服务可信提供体系结构等三项技术发明,形成了多域物联网安全服务体系。 (1)“接入 - 传输 - 汇聚”跨域安全体系结构 采用“跨域协同认证、内生特征融合”的技术思路,提出了“接入 - 传输 - 汇聚”跨域安全体系结构,发明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物理层设备认证与跨层协同认证方法,设计了海量差异化设备的跨域综合接入认证协议,屏蔽了物联网设备差异性,实现十亿量级差异化设备的高效跨域身份可信管理;实现了海量差异化跨域设备的安全管控,构建了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信任管理体系。 (2)信息物理空间融合的云端数字孪生架构 采用“虚实空间映射、数据受控共享”的技术思路,提出了信息物理空间融合的云端数字孪生构建架构,发明了信息物理空间实时精确映射方法、跨域数据受控共享与延伸控制方法,实现了大规模海量物联网系统的有序管控,建立了多域物联网安全生态系统。 (3)多域物联网微服务可信提供体系结构 采用“关联关系跨域、编排组合动态”的技术思路,提出了多域物联网微服务可信提供体系结构,发明了海量微服务关系图谱建立方法、微服务跨域动态编排与安全组合方法,设计了复杂物联网应用开发环境,实现多域物联网应用的敏捷开发与自动生成。解决服务自动柔性编排与按需动态加载的问题,实现应用快速开发与自动生成、海量微服务关联关系的预处理,与满足 Top-K 的自动化服务组合方法相比,平均处理时间降低11.5%,准确率达到 99%。 图 1 项目总体设计框架图 图 2 “接入 - 传输 - 汇聚”跨域安全体系结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10-31
低成本、单目实时三维地形重建技术
本成果创造性地将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稠密建图技术进行融合,构建了一个功能完善、应用前景广泛的三维重建系统。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三维地形相比二维平面能提供更多关于场景的信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现有的三维地形重建系统为了追求更高的重建精度,往往在后端优化上消耗大量时间,使得重建效率难以保证。此外,一些三维重建系统还需要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传感器来获取额外的信息,使得系统具有高昂的成本。 本成果的特点分述如下: 创新性。本成果创造性地将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稠密建图技术进行融合,构建了一个功能完善、应用前景广泛的三维重建系统。 实时性。传统的三维重建技术往往需要大量的优化时间,重建实时性难以保证。本成果针对此问题,平衡了建图时间和建图精度的问题,实时进行三维地形重建。 低成本。本成果基于单目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进行三维地形的重建,搭载在无人机等飞行平台,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和设备。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6
新型阳极氧化法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
影响骨整合性能的诸多因素中,种植体的表面特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先进的牙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和工艺是成功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种植体系统的重要技术保障。瑞典的Nobelbiocare公司于2000年推出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制备的TiUnite表面,成为该公司的特色技术,在商业种植体生产企业中独树一帜。TiUnite表面具有0.5~3 μm的火山口状的微孔,主要含晶相二氧化钛和磷元素,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该表面的缺点是表面的孔径过小,根据仿生学观点,最优的表面应该具有类似自然骨吸收表面形貌。本项目通过采用新的电源模式和新的电解液配方,在钛种植体表面构建出类似骨吸收陷窝的微米凹坑结构形貌(15~40 μm),进一步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和碱热处理法制备亚微米微孔结构和纳米结构,最终获得仿生微米-亚微米-纳米复合多孔形貌。该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的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
四川大学 2016-04-18
异种骨-RAD16-Ⅱ-RGD分子自组装技术
课题确定了具有我国资源优势的封闭群内江猪为异种骨供体,初步摸清楚了猪骨异种抗原的分布规律,探讨了酶消化和超声等技术手段在脱异种抗原方面的优缺点,从体内和体外等途径比较上述方法处理后的猪源异种骨理化特性和成骨活性,为下一步实验研究积累了关键数据。
四川大学 2016-04-21
瘦肉精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
项目研究背景及内容: 欧美日等西方国家在实施富国强民的规划中, 非常重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像发达国家那样的对食品 质量体系进行全面控制的机制。针对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影 响食品安全的检测、控制和监测等关键技术及设备、标准,进一步加强和 建设我国食品安全的支撑体系。 本项目组在短短 2 年的时间内研制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国 际先进水平的瘦肉精快速检测技术
南昌大学 2021-04-14
柿果、柿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
内容介绍: 本技术是从柿果、柿叶中提取柿天然香味剂、柿天然黄色素,该方法 填补了柿香味剂、柿黄色素目前尚无天然产品的空白。此外,柿果、柿叶 中还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番茄红素类物质,是非常重要的药用成分。番 茄红素是重要的类胡萝卜素,最新研究表明:它有很强的抗癌、防氧化的 功效,又是非常好的天然色素;黄酮类物质是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 有效的成分,具有抑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方法和建造技术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被称为除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之外的第五大结构。秉承哈工大本部这一学科的传统优势,立足深圳,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高耸、大跨、重载方向发展和承受恶劣条件的需要,并符合绿色建筑与工业化要求,历经20余年,在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方面,揭示其地震、火灾下工作机理、破坏形态和力学模型,建立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和标准,提出复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成功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拱桥、大跨越输电线塔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19 920 92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