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高速列车悬挂系统半主动安全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悬挂系统半主动安全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小高速列车运行中的脱轨系数,提升列车高速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性。本发明在传统天棚阻尼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与列车脱轨系数紧密相关的轮轨横向作用力作为输入变量,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半主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抑制列车运行中轮对和转向架的横向振动,减小列车运行脱轨系数,大大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该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在高速列车悬挂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有助于高速列车智能控制的实现。
浙江大学 2021-04-11
数学列车
  您可以通过使用这一富有想象力的趣味套装,帮助孩子们学习算数、图形和简单加减法的数学知识,同时带他们了解站台和火车的作用。孩子们可以在多种新奇的运输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使用吊车装卸五颜六色的火车货物,并沿着他们制作的货运路线搭建站台!
乐高教育 2021-08-23
密封环高速重载接触行为的多尺度建模与耦合计算
随着工程类重载车辆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对传动系统中防止压力油泄漏的密封环的性能要求日益苛刻。为提高密封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必须重视高速重载工况下密封接触行为。本项目依据前期研究基础,对密封环在不同工况阶段存在的混合摩擦接触和流体润滑接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复合材料密封环摩擦行为进行跨尺度关联,明确宏观与微介观尺度的材料变形、摩擦状态、温升之间的协同效应,深化宏观与微介观之间的交互模型,实现尺度间摩擦状态的双向预测,以获取密封环在各尺度上的混合摩擦规律。其次依据工况条件,定量表达与预测
江苏大学 2021-04-14
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关键结构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技术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刘志明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关键结构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技术”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关键结构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技术”项目旨在有效消除高速列车和重载货车可能存在的结构安全隐患,围绕准确评估和可靠提升结构疲劳寿命两大目标,建立了结构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结构运用载荷识别技术体系和结构可靠性提升技术体系。本项目共获得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178篇,为应用单位新增利润159.6亿,税收 29.2亿,节支33.3亿。成果经专家评价:“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结构载荷识别方法、结构可靠性提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等联合完成。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每年评审一次,分设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2019年授奖项目共3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6项、二等奖188项,10人获得青年科学奖。  相关链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7062/201912/t20191223_413180.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列车调度仿真系统
1)定性仿真理论引入铁路运输仿真领域。长期以来,对于铁路运输领域制仿真研究多集中在定量仿真等经典仿真理论方面,由于定量仿真在模型建立,基础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铁路运输领域制仿真研究始终局限与某一点进行,例如编组计划仿真、列车到达模型仿真等。由于定性仿真以概率论、模数学为基础,并且基于规则揄,因此它可将铁路运输领域制传统仿真从繁重的基础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并且使大规模的以分局为背景的大系统宏观与微观结合仿真成为可能。 2)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手段。该建械模手段的引入,使得铁路行车环境的可描述性大大增强,除了实现铁路基础设备描述外,还能对铁路行车领的逻辑关系、行车规则等抽象层面进行描述,系统实现模块化。 3)可视化的仿真界面。整个仿真平台完全重现以分局为背景的铁路行车环境,拓宽仿真平台的应用领仿真效果。 系统主要技术性能如下: 建立行车仿真平台,以可视化的友好界面模拟复杂多变的铁路行车环境。 为大专院校或行车调度人员的培训提供各种难度级别和非条件的行车高度环境。 为铁路现场训练或考核调度员提供专题(如施工限速、车站故障等)行车高度仿真环境 针对具体列车运行计划,通过仿真运行,测试计划的合理性,计算其运行指标。 对于新线建设或既有线改造方案,通过基于各方案的行车调度模拟,验证方案的合理性,在方案实施之前发现其缺陷。 为铁路行车领域科研活动提供仿真模拟平台。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列车智能报站系统
本研究成果基于目前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都要依靠列车员通过肉眼来识别站名,从而提醒乘客。夜间行驶时,列车员容易疲劳,而且对外面的环境难以识别,工作难度加大,很容易出现报错、报漏站的情况。对于出门旅行的乘客,对车厢内外的温差也一无所知,下车后很可能会因为所穿衣服不适而带来不便。对于初到外地的旅客,常常会因为人生地不熟而苦恼,如果能利用在列车上的时间来熟悉自己的目的地,将省时又省钱。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列车接近辨识智能系统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设计采用多传感器技术,分为快速和慢速行驶列车两类,检测列车临近时的钢轨振动信号,从中分析出列车信号的特征值-平均功率谱、峰值个数、最大幅度对应频率、相关系数、振动幅度平均绝对值、有效值等以及它们的变化情况,并从多个振动信号中提取互补信息,综合辨识出来路列车。同时构建了整个检测、识别、发送和接收预警系统,采用大功率无线发送和高灵敏度接收模块,系统预警距离包括传感器识别到前方来车距离和无线收发距离两部分,利用无线收发技术向远方携带接收预警器的铁路工作人员发射预警信号,确保其在列车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列车网络设备研究
针对现有产品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通用性方面的不足,我们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VME的通用列车网络控制设备,支持标准MVB通信,功能子卡包括电源板、CPU主板、MVB通信板、DI/DO板及AI/AO板,背板采用VME总线进行通信,传统基于VME总线通信的网络设备多采用6U结构,本产品在3U标准大小的通信板上采用SOPC技术自主研发并实现了MVB网络通信以及VME总线通信,通过功能板卡的不同配置,既可以组合为VCU,也可以组合为RIOM,解决列车网络设备通用性的问题,满足该类技术产品国产化的迫切需要。该设备由DC 110 V供电,通信接口包括以太网、USB、MVB及RS485,可用于采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同时能够输出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     下表为我们设计的设备与EKE公司TCU产品及大连理工的中央控制设备的性能比较。在操作系统的选择上,我们采用了主流的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在实时性上有强力保障;在硬件架构、通信接口和可扩展性方面,我们的产品与EKE产品都有较大优势,由于背板采用标准的VME总线协议,可实现部分的板级互换;另外,不同于其他两种设备的MVB协议控制器采用的是商用MVBC芯片,我们采用SOPC技术在FPGA上利用自主研发的MVBC软核实现MVB协议控制,除了各项指标符合IEC61375协议标准外,在物理层的通信介质支持上更加丰富。设备严格按照工业防护要求设计,防护等级为IP20,运行温度0~+70℃,存放温度0℃-85℃。两种设备性能比较对比项EKE大连理工本产品操作系统Linux/UNIXNucleus PLUSVxWorks硬件架构模块化设计采用VME总线一体化设计,无背板总线模块化设计采用VME总线MVB协议控制器MVBCMVBCMVB软核支持介质ESD+EMDESD+EMDESD/ESD+EMD/OGF支持数据PD/MD/SDPD/MD/SDPD/MD/SD通信接口USB2.0/RS232RS485/以太网RS232以太网USB2.0/RS232RS485/以太网可扩展性YesNoYes应用范围:      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列车关键部件动态检测
本成果已经成熟,可进行大规模转化。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列车车轮消音装置
一种摩擦噪声的试验分析方法及其试验装置,方法是:夹持下摩擦件的下夹具固定在往复运动装置上;夹持上摩擦件的上夹具,穿过水平支架与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底面接触,上夹具上安有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水平支架的两端通过压电式力传感器固定在支架基座上,应变式力传感器固定在二维移动台的底部;声学传感器的感应端位于上、下摩擦件接触界面附近;控制二维移动台使上、下摩擦件进行受控往复摩擦运动,同时,由三传感器种精确同步动态采集摩擦噪声、振动加速度和摩擦力并实时分析。从而较准确地分析摩擦噪声与界面及系统特性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规律,以揭示摩擦噪声的产生机理,为机械设备的降噪设计,提高机械的性能与寿命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试验依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