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教授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新材料及其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张以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非金属矿物与固废资源材料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非金属矿物与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学术任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矿物复合材料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理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理事兼全国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专委会理事和专家委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分别于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历任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工程师、高工、科技委委员兼秘书、科研发展总体规划;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南他科他矿业理工学院研究科学家,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荷兰屯特大学、加拿大国立科学院能源材料研究所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矿物复合材料及其环境能源生物应用”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主持和参加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参与编制国家有关行业的新材料发展规划、复合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标准等。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Adv.Mater、Adv.Func.Mater、Nano Energy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9篇),H-index 54,累计被他引12000余次,入选科睿唯安2019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powered by Web of Science);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陆续实施成果转化,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第一或主要完成人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编著《矿物复合材料》、主编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复合材料学》、《材料制备化学》,合著《超细粉体技术》、《工矿业精细化学品化学》、《纳米技术与纳米塑料》等专著或教材。此外,还被邀请作为多家国际期刊的论文同行评阅人。
教育经历
学士; 有机化工; 北京理工大学; 1982-09-01 / 1986-07-01
硕士; 材料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8-09-01 / 2001-07-01
博士;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 2002-09-01 / 2005-07-01
工作经历
香港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系; 博士后; 2005-06-01 / 2007-11-0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第53研究所; 工程师/高工; 1986-07-01 / 2002-09-01
香港城市大学; 应用物理与材料系; 访问学者; 2003-12-01 / 2004-06-01
香港理工大学; 纺织与制衣系纳米技术中心/应用物理系; 博士后研究员; 2004-06-01 / 2006-05-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2005-08-01 / 现在
(1) 矿物复合材料介电和磁效应研究,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
(2) 非金属矿物及固体废弃物功能化应用基础研究,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
(3) 橡塑水基脱模剂:兵器工业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4) 兵器工业“十五”关键制造技术研究: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
(5)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届青年科技奖。
(6)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