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教授
教授
微机电系统工程
北京大学
研究方向:1、MEMS设计技术与工具开发; 2、SiC MEMS技术; 3、生物 MEMS技术; 4、纳米电子机械系统NEMS。
199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加盟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2004年至200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与凯斯西储大学任访问教授。现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并担任全球华人微米纳米技术合作网络CINN执行主席,参与组织和承办IEEE NEMS等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担任4个国际一流杂志的审稿人(JMEMS,JMM,J.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以及<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张海霞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发起人,国际iCAN联盟主席,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秘书长,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张海霞教授多年来专注于微纳技术和微能源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50篇,拥有30项中国发明专利和5项PCT国际发明专利,出版专著和编著8本。担任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2013年IEEE NEMS国际会议主席及其他10余个国际会议的组织者。
张海霞教授长期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2007年发起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即iCAN大赛)并担任主席至今,每年有国内外20多个国家的数百家高校的上万名学生参加,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且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报道。张海霞教授在北大开设《创新工程实践》等系列创新课程,2016年作为全国第一门创新创业的学分慕课,开创了赛课相结合的iCAN创新教育模式,目前在全国30个省份的300余所高校推广。
为了推广创新创业理念,近年来张海霞教授在国内外学校及科技馆等做公众讲座300余场,其“让创新逆天飞翔”、“揭秘阿凡达”、“科技与科幻”、“创新创业iCAN”系列讲座,通过讲解耳熟能详的大千世界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高科技,图文并茂、风趣幽默、激情洋溢,讲解高科技的同时将创新的理念和激情传递给观众,并引发大家对科技、教育、社会的深思,深受大众的喜爱和好评。
200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张海霞教授多年来专注于微纳技术和微能源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50篇,拥有30项中国发明专利和5项PCT国际发明专利,出版专著和编著8本。担任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2013年IEEE NEMS国际会议主席及其他10余个国际会议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