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美国化学会志》报道材料学院夏晖教授课题组关于水系电池新进展

针对这一问题,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翟腾教授等提出了亚铁氰根“皮肤”的设计理念,旨在抑制过渡金属化合物(TMC)电极在水系电解液(特别是低浓度盐溶液)中发生析氧副反应(OER)。研究团队发现,这一理念对多种TMC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在水系储能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详细]
南京理工大学 2025-02-28

南理工研制出国际上最高性能无金属起爆药

南京理工大学易文斌、于琼含能材料课题组将高能叠氮基团引入到三唑-四嗪平面稠合三环骨架,借助电子离域作用降低叠氮基团的电荷密度,在保证叠氮化合物起爆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详细]
南京理工大学 2025-02-28

Applied Physics Reviews报道南理工金成教授团队在阿秒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金成教授团队在阿秒光源产生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利用贝塞尔—高斯光束产生高通量的软X射线高次谐波,解决了高重频激光应用上的技术难题。
[详细]
南京理工大学 2025-02-28

美国化学会化学教育类国际顶级期刊报道安蓉、兰司团队最新教改成果

兰司教授,安蓉副教授在《纳米科学化学》课程知识点“表面润湿性”内容讲解时,采用知识点理论推演—数字化实验探索—课后实验室验证的三维知识构建方式剖析“表面润湿性”的本质规律。
[详细]
南京理工大学 2025-02-28

资环学院杨晓光教授团队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孙占祥研究员团队合作提出“气候变化下耕作制度创新是黑土地保护的重要选择”的观点

该文章系统梳理了气候变化下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问题和进展,提出了耕作制度创新是黑土地保护的重要选择的观点,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参考。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5-02-28

信电学院付学谦副教授课题组光伏出力典型场景提取方法在IEEE Trans期刊发表

近日,我校信电学院付学谦副教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A Novel Clustering Method for Extracting Representative Photovoltaic Scenarios Considering Power, Energy, and Variability,所提出的光伏出力典型场景提取方法如图1所示。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5-02-28

农学院李金杰教授在粳稻冷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解析中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OsCAMTA4(CTB3)调控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分子机制,阐明了CTB3在促进粳稻冷适应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5-02-28

农学院李金杰、李自超团队揭示水稻CTB5自然变异促进高原粳稻冷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CTB5调控水稻孕穗期和苗期耐冷性的分子机制,并阐明了其在促进云南高原粳稻冷适应性驯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5-02-28

农学院李金杰、李自超团队揭示水稻CTB6基因通过维持花药绒毡层的发育增强孕穗期耐冷性

本研究在水稻孕穗期耐冷QTL qCTB10-2定位基础上,克隆了一个新的孕穗期耐冷基因CTB6 (Cold Tolerance at the Booting Stage 6),并揭示了CTB6通过调节ROS的稳态参与绒毡层PCD,同时CTB6通过影响低温下花药中的脂质含量从而共同调控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分子机制。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5-02-28

计算机学院王建新团队在无机化合物材料AI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构型的新型机器学习框架,显著提升了预测无机化合物稳定性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新材料的研发注入了强大动力。
[详细]
中南大学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