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清华大学地学系团队揭示减污降碳协同是降低中国空气污染健康损失的必由之路

在未来人口老龄化对空气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趋势下,到底实施何种力度的政策才能减少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失,依然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详细]
清华大学 2022-03-10

华东师大殷东敏研究团队发现嗅觉调控的外周靶点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嗅觉调控相关神经环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嗅觉调控的外周靶点还知之甚少。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3-10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课题组揭示胆固醇抑制T细胞受体活性的分子机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课题组以“胆固醇通过直接限制TCR-CD3核心通道的构象变化抑制T细胞受体激活”为题,在《分子细胞》(MolecularCell)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胆固醇抑制T细胞受体活性的分子机制。
[详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03-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展示量子热机优越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等人在金刚石氮-空位色心体系构建的量子希拉德热机上实验展示了量子关联导致的量子优越性。
[详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3-10

清华大学化学系罗三中团队创新开发手性分子合成新方法

清华大学化学系罗三中课题组在手性分子合成途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通过将有机小分子催化与光催化相结合,直接将手性分子从外消旋变为手性纯。
[详细]
清华大学 2022-02-25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研究揭示脊椎动物分支形态发生的新机制

目前人们关于脊椎动物分支形态发生的认知,绝大部分基于果蝇等无脊椎动物上的研究,而生命学院吕鹏飞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发现脊椎动物中上皮分支形态发生则采用了一种与无脊椎动物迥异的方式。
[详细]
上海科技大学 2022-02-24

南科大刘奇航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在设计轻元素自旋轨道耦合材料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教授刘奇航课题组与南京大学教授万贤纲课题组合作,在通过电子关联设计轻元素自旋轨道耦合材料这一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详细]
南方科技大学 2022-02-24

清华大学机械系何永勇课题组在液体润滑领域界面摩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清华大学机械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永勇课题组从边界润滑膜和动压润滑膜的耦合作用行为角度,首次系统地解释了液体润滑界面摩擦和磨损性能的逆相关现象,澄清了边界润滑膜与动压润滑膜的内在耦合机理,提出了二者的耦合模型。
[详细]
清华大学 2022-02-24

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团队研发出改善女性生育力的潜在新药

鲁白团队长期致力于BDNF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工作,近年来开发了TrkB激活型抗体,能够全面模拟BDNF通过TrkB介导的生物学功能,而其理化性质则优于BDNF,有望成为治疗包括脑卒中、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AD)等多种神经系统的重大疾病。
[详细]
清华大学 2022-02-23

南开科研团队在原子尺度实现中红外光散射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蔡卫教授、许京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纳米尺度光操控方向经过长期探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如能带和费米能级独立调控下双层石墨烯光学性质的纳米尺度探测(NanoLetters21,5151(2021))、人工诱导电子型边界对石墨烯等离激元波反射的可控调节(AdvancedMaterials,29,1701083(2017))等。
[详细]
南开大学 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