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西安交大二附院李宗芳团队揭示肿瘤细胞力学调控和脾-肝轴促进肿瘤肝转移新机制

近日,西安交大二附院李宗芳团队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经血循环进入肝脏毛细血管后,细胞核受到机械力作用会发生核变形和核内DNA渗漏,使肿瘤细胞cGAS-STING通路活化、CCL2等趋化因子分泌增多。
[详细]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7

西安交大电信学部科研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周迪教授团队提出采用BNT作为基体,利用其中Bi的6s和O的2p轨道杂化引起远高于其它无铅铁电体极化的特性,与NN结合构建R-O-T-C共存的极化构型,进一步引入ST进一步打破长程铁电有序最终形成局部多态极化结构,从而大幅提高MLCC的储能性能,实现高功率密度MLCC在严苛环境下的应用。
[详细]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7

西安交大王昌河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周专教授团队 揭示动作电位发放模式调控多巴胺分泌新机制

生命学院王昌河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周专教授团队在《高级科学》(Advanced Science)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动作电位发放模式通过电压敏感性D2R自受体调控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分泌》(Action potential firing patterns regulate dopamine release via voltage-sensitive dopamine D2 autoreceptors in mouse striatum in vivo)。该研究发现在生理情况下存在一条GPCR-D2R调控多巴胺分泌的新通路,动作电位频率/电压通过直接作用于GPCR-D2R来调节下游电压门控型钙通道(VGCCs)的功能,进而调控多巴胺分泌,其中D131是D2R上的电压敏感位点。
[详细]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7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肿瘤细胞双硫死亡调控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与杭州医学院团队合作研究发现,胱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和葡萄糖剥夺导致的双硫死亡过程中伴随显著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并且该过程与葡萄糖缺乏时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阻没有显著关联。
[详细]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7

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在钙钛矿量子点闪烁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针对CsPbBr3QDs闪烁体光产额低、制备工艺兼容性差的问题,郑州大学杨智、宋继中等设计了一种多位点ZnS(Ag)-CsPbBr3异质结,提出了原位固相合成策略制备异质结闪烁体。基于光谱匹配和短D-A距离特性,通过稳态RL光谱进化,瞬态吸收和瞬态PL谱证明了ZnS(Ag)给体到CsPbBr3受体发生了高效的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使得异质结闪烁体获得了光产额40,000 photons/ MeV,明显高于直接物理混合闪烁体的30,000 photons/MeV,证明了FRET导致的辐射增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吸收光损失。
[详细]
郑州大学 2025-02-07

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刘康栋、董子钢团队在食管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食管鳞癌占食管癌总病例数的约90%。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预后较差。该研究从代谢相关蛋白着手,鉴定出RTN4IP1是一个在食管鳞癌中显著上调的促癌基因。RTN4IP1能够正向调控肿瘤细胞生长,RTN4IP1缺失则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详细]
郑州大学 2025-02-07

非工业化饮食可重建消化道菌群功能并降低慢性疾病风险

该研究通过结合非工业化饮食干预和重新引入已消失的消化道微生物策略,旨在探索一种重建工业化人群消化道微生物组的营养策略,以期改善工业化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
[详细]
浙江大学 2025-02-07

浙江大学药学院团队Sci. Transl. Med.发文:开发靶向巨噬细胞的体内RNA编辑策略助力肿瘤免疫治疗

浙江大学药学院/良渚实验室平渊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题为“Macrophage-specific in vivo RNA editing by anti-inflammatory polymeric formulation promotes phagocytosis and tumor immunity in mice”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β-氨基酯(PBAE)递送系统和CasRx RNA编辑技术的巨噬细胞特异性编辑平台(MAGE),该研究通过靶向巨噬细胞的RNA编辑技术,有效破坏“Don’t Eat Me”信号通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从而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
[详细]
浙江大学 2025-02-07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在双原子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精确设计和深入解析双原子催化剂的构型,成功制备出一系列非对称硒基双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电化学氧还原和锌-空气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详细]
郑州大学 2025-02-07

浙大成果《科学·转化医学》最新发布,硬币大小的无线“盐水”

日前,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顾臻教授、张宇琪研究员、俞计成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鸿鹄主任医师团队,首次报道了一款贴敷式输注贴,可实现大剂量药物无痛稳定的体内输注。
[详细]
浙江大学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