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等6部门关于印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着力解决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缺钱转等难点、堵点问题,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5-04-03
一个线虫孵化信息素分子的合成及产业化推广
项目简介: 线虫是危害大豆和土豆等诸多重要农作物的一类主要害虫。目前 杀灭线虫的主要方式是化学农药法和基因改造法。化学农药法的作用 因为线虫快速产生的抗药性以及线虫卵壳强大的保护作用而收效甚 微;而基因改造的大豆或土豆只能抗拒若干种属线虫的危害,对于无 法选择性抗拒的种属则无计可施,而且基因改造法显然无法满足消费 者对高端非转基因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在人们对线虫的治理乏力的时候,Glycinoeclepine A,一种线虫 孵化信息素的发现使人类看到了对抗线虫的曙光。这种新的杀灭线虫 的方式为大豆,土豆等深受线虫危害的植物提供了新的保护机制。目 前的几个化学合成的解决方案路线冗长,仅仅证明了该化合物是可以 人工合成的,无法真正的攻克对该化合物大量制备的要求,因而极大 的限制了它的应有推广。 本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了高效的快速合成该信息素关 键六五并环体系的方法,一步构筑了其核心骨架结构,并精准的控制 了若干手性中心的生成。为该化合物的实用性合成打下了坚实的应有 基础。在该项目中,我们拟完成对该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并进行产业化 推广。因为该化合物的活性达到非常高效的皮摩尔/L 的活性,对该化 合物的百毫克级的合成就可以支撑起大面积的推广实验。由于起始原 料便宜(200 元/公斤),且路线设计巧妙,所用试剂易得,符合农药 分子的低成本要求。我们相信在两年内可以达到几十克级别的生成水平,完成对该信息素的产业化推广。
南开大学 2021-04-11
一套可应用于医院的低功耗物联网定位产品
该产品已紧急发往武汉方舱医院,部署后可以实现医院内人员及物资的实时定位及动态管理。 该产品采用东南大学国家ASIC中心刘昊和黄成老师团队研发的低功耗、低成本物联网信标及网关技术(其中关键技术已通过论文发表于物联网领域顶级期刊)。产品将部署于方舱医院中,实现对佩戴定位标签的人员或安装标签的医疗设备高精度实时定位。定位数据通过物联网网关传送至云平台,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监测和信息查看。当前,在武汉紧急部署的方舱医院场地规模较大、病员数量较多,而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较少。该产品和总体系统集成安装上线以后将为方舱医院患者、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可视化平台,有望大幅提高方舱医院的管理效率。系统能够监测院内病人在活动区域范围内的实时位置及运动轨迹,并提供越界报警等信息服务;能够实时统计方舱医院各类型人员数量及区域分布;在院内病员遇到突发情况时,可通过佩戴的定位标签实现一键呼叫;可对院内安装定位标签的医疗设备进行资产追踪及管理;也能够对院内巡检人员进行到访区域及时间管理。 产品研发团队来自于东南大学苏州校区的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ASIC中心。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批潜在新冠病毒棘突蛋白抑制剂的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王冠宇研究团队、医学院教授张健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大学总医院李海鹰研究团队初步筛选出一批新型冠状病毒棘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潜在抑制剂,相关成果发布在预印版平台Research Square。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利用其包膜上的棘突蛋白识别人类细胞膜受体蛋白ACE2,从而侵染人类细胞,引发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症状。阻止病毒棘突蛋白与人类受体蛋白ACE2相互作用是研发有关药物、抗体和疫苗的重要方向。 新冠病毒棘突蛋白抑制剂筛选策略 联合研究团队为加快有关抑制剂的发现,采用“老药新用(Drug repurposing)”的策略,以公开的RBD-ACE2复合物晶体结构为靶点,通过同源建模(Homology Modeling)、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和虚拟筛选(Virtual screening)等计算生物学方法,筛选了近15000个小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包含Drugbank化合物库中所有的FDA批准药物,以及TCMSP化合物库中的天然活性产物。研究团队将这些化合物与病毒棘突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进行分子对接,发现一批结合非常紧密的化合物,如Digitoxin,Nilotinib,Lemborexant,Raltegravir,Bisindigotin和 Evodiamine等。  Digitoxin与棘突蛋白结合模式图 Bisindigotin与棘突蛋白结合模式图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0
“西湖映象 ” 一—基于VR的沉浸式个性化烟花展示平台
近几十年来,火焰、烟雾等自然现象的模拟已广泛应用于电脑游戏、电影、教育、虚拟现实等诸多领域。在许多现有技术中,粒子系统在计算机图形中被广泛视为一种强大的技术,烟花模拟则是粒子系统应用的亮点。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小刚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草图的烟花模拟新系统,用户能够在沉溺于虚拟场景的同时,手握控制器绘制他们想要的草图,并由计算机基于高斯曲率的新点采样方法模拟出具有复杂轮廓和纹理的逼真视觉效果。 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体现在一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个性化烟花定制的软件应用——“西湖映象”。用户佩戴上HTC Vive后,将沉浸在令人惊艳的西湖全景视图与逼真的声音效果中。利用手中的无线控制器作为魔杖,用户可以在空中“一笔画”绘制任意形状,随后计算机自动生成对应的3D模型,湖面远处将表演虚拟现实中该3D形状的水上烟花效果。该应用支持任意色彩、任意形状的烟花。 未来,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模拟方法与投影系统相结合,探索全息烟花汇演。只要用户使用VR控制器(例如HTC Vive设备),就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室内或室外实现全息技术的烟花模拟。
浙江大学 2021-05-10
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
为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现就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公告。
财政部 2023-03-29
有关非阿贝尔Majorana零模的一般化理论工作
非阿贝尔Majorana零能模的出现和其超导/超流载 体本身的拓扑特性无关,即无论在拓扑平凡或非平凡的二维超导或超流中,均可以获得满足非阿贝尔统计的马约拉纳零 能模,并由此提出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的最小化物理实验模型。
北京大学 2021-04-11
BRAZ”: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类新药(冻干粉针剂)
1 成果简介中国脑卒中(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尤为突出。 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中国脑卒中(中风)发病率比美国高出一倍( 45-64 岁组为 680/10 万, 65-74 岁组为 1150/10 万),而且以每年 8.7%的增速上升。到 2030 年,我国每年将有近 400-600 万人口死于脑卒中。其中 80%左右的中风源于缺血性脑血管病。 目前药物仍是中风急性期、恢复期最优的治疗选择。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疗效确切, 备受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肯定。近 5 年,中药注射剂占脑血管疾病中成药用药的 50%以上,且以年均 20%左右的速度递增。 然而,频发的不良反应事件令中药注射剂行业面临信任危机。 在确保安全性同时体现中医药特色,是中药注射剂的必然选择方向。 苏木药材作用独特,临床应用久远,常用于:行血,破瘀,消肿,止痛。清华大学首次发现苏木的有效成分“ BRAZ” ,同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系统评价了其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特点,并完成申报国家一类新药的临床前核心研发工作。 作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类新药,由于安全性突出以及活性靶点独特,项目获得国家 “ 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 科技专项支持。通过安全性评价、体内动力学及其代谢等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其可成药性得到肯定,项目通过国家组织的评估验收,并获“ 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滚动支持。 项目申报 6 项发明专利,已经获得 4 项专利授权,技术保护系统、有效。 技术的特点:小分子化合物“ BRAZ” ,良好的红细胞膜稳定性作用特点奠定了该药的注射剂安全性的基础;良好的跨膜特性保证了药物的靶细胞的分布;清晰的抗炎免疫作用靶点保证其抗脑缺血再灌损伤的治疗;快速分布、排泄,简单的结合代谢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保证了该药的药效及时发挥和安全排出;较高的临床指数以及三致的安全系数保证了该药的安全使用;简洁高效的制备工艺和制剂工艺,以及良好的制剂稳定性保证了该药的生产和应用。已经完成申报国家一类新药的核心申报材料,包括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制备与生产,质量标准,药剂学,临床实验方案等。2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商谈。3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卫生。
清华大学 2021-04-13
糠醛一步法加氢制备戊二醇的新技术
糠醛可由多种农业秸秆制备,属于绿色环保的可再生化工原料,并且作为溶剂在润滑油的生产结束后成为反应废弃物。虽然我国每年糠醛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但绝大部分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出口,因此充分开发利用糠醛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本课题组旨在开发新型绿色高效的加氢催化剂,将糠醛通过一步法开环加氢制备1,2-戊二醇与1,5-戊二醇。其中,1,2-戊二醇是一种优良的保湿剂,可作为合成杀菌剂丙环唑的重要中间体。1,5-戊二醇主要应用于聚氨酯、聚酯、涂料、油墨、香料的产品的制造,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在催化剂方面,摒弃了传统的有毒Cr类催化剂,采用更为绿色环保的金属Cu为催化中心;在工艺条件上,较传统工艺更为简便,可进行连续式或间歇式反应。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维原子链缺陷两端零能束缚态的发现
在二维铁基高温超导体中的一维原子缺陷链两端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为实现较高温度下、无外加磁场的拓扑零能激发态提供了一种可行性平台。王健研究组通过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钛酸锶衬底上成功制备出大尺度、高质量的单层FeTe0.5Se0.5高温超导薄膜,其超导转变温度T_c≈62 K,远高于块材Fe(Te,Se) (T_c≈14.5 K)。利用原位低温(4.2 K)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扫描隧道谱(STS)技术,研究组在薄膜表面发现了一种由最上层Te/Se原子缺失形成的一维原子链缺陷。在这种一维原子链缺陷两端,同时观测到了零能束缚态(图1),而在一维原子链缺陷的非端点处,依然是超导带隙的谱形。随着温度升高,零能束缚态的峰高逐渐降低,最终在远低于T_c时消失(约20 K)。随着针尖逐渐逼近薄膜表面,即隧穿势垒电导变大,零能束缚态峰迅速升高且没有发生劈裂,展现出良好的抗干扰性。此外,研究组发现在较短的一维原子链缺陷两端的零能束缚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耦合(图2),其峰高随缺陷长度的依赖关系在统计中展现出正相关关系。这些零能束缚态的谱学特性,如峰值高度与半高宽随温度的演化,消失的温度,针尖逼近隧穿谱与难劈裂的特性等,都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解释相符合,可以基本上排除Kondo效应、杂质缺陷束缚态或有节点的高温超导体中Andreev零能束缚态等其它可能性。波士顿学院的汪自强教授团队基于肖克利缺陷态的能带理论在超导体中的表现提出了可能的理论解释。在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单层FeTe0.5Se0.5薄膜表面的一维原子链缺陷可以是衍生一维拓扑超导体,其端点处会产生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一对马约拉纳零能模。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下也可产生一维原子链缺陷拓扑超导体,其两个端点各产生一个马约拉纳零能模。这一工作首次揭示了二维高温超导体FeTe0.5Se0.5单层薄膜中的一类拓扑线缺陷端点处的零能激发,具备单一材料、较高工作温度和零外加磁场等优势,为进一步实现可应用的拓扑量子比特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