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校也是国家及自治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自治区民族雕塑研究中心、专业艺术创作基地、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是自治区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和全国八省区蒙古族体育人才、中国北方民族音乐人才、自治区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被社会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3800余亩(约25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亿余元。馆藏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210余万册,配备磁盘存储100TB。学校下设31个教学机构,5个合作办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4所附属学校。现有教职工2178人,其中专任教师136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1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9%,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7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7%;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02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9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 143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7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30人。 学校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1956人,其中蒙古语授课本专科生6536人,有各类研究生4263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161人,各类留学生577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92个本科专业(其中蒙古语授课专业30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79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16个;有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基础实验室和特色实验室1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37个。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10种;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有科研机构92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8个、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工程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同时拥有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 建校65年来,学校形成了“求真务实,育人至上,学术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强化了“双学位教师教育和蒙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4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几个国家及50余个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先后聘请包括五位两院院士和四位学部委员在内的四百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按照“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理念转型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2-01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学设施相对完善、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民族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8万余名,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104.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2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9.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67.8万余册。 学校设有25个教学单位、6个教辅单位、1个附属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6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蒙药学博士人才项目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具有教授自评权。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059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 20835人、普通专科学生391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119人、硕士研究生820人、博士研究生13人、留学生457人,有教职工1747人,其中专任教师119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5人。另有附属医院职工1475人,其中医生475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03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学校实施了“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 123人次,其中院士3名、社科院学部委员2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实施“科尔沁学者”计划,评选十届“科尔沁学者”共319人次;实施了“示范课教师计划”,已评选四届38人。 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自治区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7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精品课程39门、教学团队1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29项。 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16个;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其中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8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个,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1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研究基地5个。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项,被SCI、EI、CPCI检索论文76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各类科研奖励47项。有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社会科学版(汉文)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首个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农业大学、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韩国江原大学等28所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的合作交流成效显著,在蒙古国共建了蒙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药制药厂、合作国际蒙医医院和蒙药联合研究中心。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培养单位,开设“ISEC”项目专业6个。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开展了护理学本科专业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2012年蒙药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点培养项目,2015年蒙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获国家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经费达到8000余万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成为我国蒙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人员较为集中,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临床教学条件优越,研究方向明确、民族特色鲜明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基地。目前,学校贯彻落实李纪恒书记视察我校时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蒙医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一流学科建设。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是国家三级甲等民族医综合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蒙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国家首批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医护人员1094人,开放床位1300张。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第三附属医院(赤峰市第二医院)、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附属蒙医医院(通辽蒙医中心医院 )在建。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和“自治区一级信誉等级涉外院校”,2014年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面向未来,学校秉承“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训,坚持“务实办学、创新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的理念,不断深化综合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1-02-01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坐落于首府呼和浩特市,始建于1960年,是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设立的财经类高校。经过58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理学、法学、工学、文学融合发展,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财经大学。 学校秉承“崇德、尚学、明理、包容”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强化特色、突出应用、开放合作、服务地方”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发挥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经济管理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再教育基地,全国少数民族蒙汉兼通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的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为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学校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1700多人。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BA(工商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MF(金融硕士)等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7个专业设置蒙汉双语授课班;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19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9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5个教学辅助机构;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2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4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4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团队5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5人。 学校占地总面积1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办学条件处于自治区高校一流水平。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是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实验室、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硬件实验室是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3.7多万册,电子图书96万多种,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EBSCO、超星移动图书馆、CSSCI、SSCI等60个主要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数据库,全馆采取大开放格局,设立集藏、借、阅、咨询、检索一体化的阅览室,实行“一站式”自助化服务,实现了现代化的图书信息管理。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配套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并实践“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双证”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基地班)培养模式、蒙汉双语授课等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方面,按照“优化结构,强化重点,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了一批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专业,丰富专业内涵,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建设水平,构建了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在民族教育方面,形成了分层分级教学、“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特色,蒙汉双语授课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部专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本科一批招生,连续多年录取线高于自治区最低控制线。学校将就业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全年解决就业、全程指导就业的工作格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于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建校5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已经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财政系统、审计系统、金融系统、税务系统、工商系统中的骨干与中坚力量,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现有2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自治区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平台,6个自治区级学术创新团队,17个校级虚体研究机构。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70余项、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各级各类项目逐年稳定增长。发表各级各类论文4400多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70多部;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20余项。学校《财经理论研究》是全国高校社科百强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期刊之一,《民族财经研究》是全国唯一的蒙古文版财经类专业期刊,《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是自治区优秀学报。 五十八载栉风沐雨、创新发展,内蒙古财经大学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十三五”期间,学校围绕“大财经、大整合、大开放、大发展”来谋篇布局,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为全面建成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02-01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弼兴律师事务是同时具有专利和商标代理资格的法律服务机构,业务范围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能够熟练运用包括汉语、英语、德语、日语、韩语、印尼语以及马来语等多种语言与客户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知识产权、外商投资、境外投资、企业并购、结构融资与证券、税务以及劳动法务等方面,隶属于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2022-03-01
上海沛沅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沛沅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相关设备、产品的生产,并致力于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的市场推进和产业化。 公司由长期从事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多次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研究的专家和产业化专家联合创建,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公司拥有一批等离子体应用技术方面的资深专家,建立起一支经验丰富的融合了等离子体技术、电气自控技术、机械设计加工和成套工程技术的精英团队。将团队本身科研技术植入到公司产品之中,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和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公司在等离子体领域已经积累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并已与国内外众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用户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等离子体应用领域的优质供应企业,用科研的沉淀和应用的创新,为中国的制造业崛起和全球化战略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上海沛沅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2-05-24
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4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高校先进导航类教学实验设备的研发,提供惯性导航(INS),卫星导航(GNSS),组合导航(GNSS/INS)及无人机控制与导航技术领域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宗旨:创新追求卓越,专注追求完美。 我们承诺:追求卓越品质,提供满意服务,寻求共同发展,开拓锦绣前程。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4
中浦慧联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浦慧联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2-05-24
上海拜艾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BioX 起源于2005年,一直致力于研究出最好的生物封存和污染控制的设备。尽管科技还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但我们对产品质量,检测和工艺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这样的承诺和强大的顾客合作,使得BioX 成为值得信赖的厂家。我们理解顾客希望对于每一个细节我们都倾尽全力的心情。 最近,我们拜艾斯更迫切的希望提倡运用节能环保,提高效率来使得世界变得更美好。 你的安全和你所做的工作对我们BioX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最终都以在你脑海里形成我们的产品是你最好的选择的想法为目的的。 生物安全柜:“最具有安全性的生物安全柜” 洁净工作台:“最可靠的超净台” 无管道通风橱 粉末称量柜 洁净室(棚) PCR超净台 特殊订制净化设备    The BioX Company has been engineering the finest biocontainment and contamination control equipment since 2005.  Although the technology has progressed through the decades, what has always remained the same is our uncompromising dedication to quality, testing, and workmanship.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that this commitment, along with a strong partnership with our customers, has built a foundation of trust around the BioX name. We know that people depend on our attention to every detail. Recently, we’ve extended The BioX Company’s mission of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by improving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reduce demands on natural resources. At BioX , we will strive to develop sustainable advances while continuing to not just meet, but to exceed, the highest safety standards in the industry.Our goal is to provide you the peace of mind that the product you’ve selected is the very best choice.   Tel: 0086-21-5077-3928/159-0042-9859 E-mail:  bioxhk@vip.163.com www.bioxglobal.com  
上海拜艾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2022-05-24
育奈蒂科技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Electude是一家成立于1990年,总部设在荷兰埃因霍温的跨国公司。30年来一直致力于基于欧洲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汽车职业教育云端网课设计和开发。我们不仅是汽车职业教育网课的先行者,同时也是汽车职业教育虚拟仿真教学的先行者。 当年,公司的创始者意识到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代的职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结合职业学生的特点,Electude推出了我们使用生动直观的动画,言简意赅的文字,任务交互的构思搭建的平台。虽然荷兰不是汽车制造国,但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发展在欧洲地区占有一席之地。汽车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为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校期间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未来适应新技术变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的理念甚至被德国和美国的同行所采纳。Electude公司的网课被荷兰中职协会认定为唯一的教学课程,同时也被中国有关职能部门所认可。如今,全球超千所院校,大约15万名教师以及近1千万的学生已经在使用该平台。我们也多次被欧美国家技能大赛作为比赛平台,如荷兰,德国,英国,美国等。今天我们也希望将荷兰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带入中国,能为中国职业院校提供服务,为中国培养技术人才助一臂之力。 互联网+是各行各业都在摸索的新模式,尤其是智能穿戴设备发展后以及针对新生代的年轻人。相比传统教学,Electude的网课基于互联网云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同时网课的后端有着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记录学生每一次登录,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效果等。教师可以根据数据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也可以导出数据用于成绩核定,解放教师,让教师把宝贵的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人才培养或自我提升。 Electude公司不仅在传统能源车云端课程技术领先,经验丰富,同时在新能源车和商用车领域也是行业先驱。在国内已经和多家院校合作多年,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与时俱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环保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国家不仅大力倡导新能源车,也在新能源车领域投入巨大,在政策的扶持下市场需求持续上升,新能源车的技术人才需求加速增长,处于稀缺人才阶段,技师的培养迫在眉睫。本公司在多年前前已经大力投入新能源车课程开发,并研发出与之配套的实训设备和实训车辆(教具),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助力学校把最新的技术传授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进入职场前,真正掌握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技能,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育奈蒂科技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2022-05-2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1 82 83
  • ...
  • 209 2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