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专家报告荟萃⑳ |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新兵: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一体化协同实践育人的探索
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成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2005年入选全国“211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八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十四五”以来,确立“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的发展思路,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加速迈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22
专家报告荟萃㊴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志群:产业学院的理论与实践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专家报告产业学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志群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3-11
【高教前沿】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贾韬:拥抱人工智能,但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
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贾韬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挑战等问题分享了观点。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20
专家报告荟萃㉞ | 四川师范大学原校长汪明义: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的大学新文科 通识教育研究
大家知道我们作为知识分子,古代的知识分子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今的知识分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以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新文科正好在这样一个领域跨行新时代知识分子,尤其是社会科学界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所以我今天的报告主题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的大学新文科通识教育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26
专家报告荟萃㉛ |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上海大学新文科发展理念与实践
我们学校人文学科发育不够充分,体系构建不够成熟,标志就是人文学科缺少国际话语权。对此我们既要坚信文科的固有价值,守住人文学科的底线,努力让人文学科适应数字时代,通过建设交叉学科的新文科,实现人文学科的破解重生,这也是本次论坛讨论的主题意义所在。主要讲两个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9
【高教前沿】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全面变革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教师准入不再是死板的应试,而是通过虚拟实践考核实际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7-10
上海市闵行区正式出台《闵行区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意见》
本意见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8月31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 2025-08-11
熊四皓副部长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调研
4月8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调研,走访了学会各部门,听取了学会在智库建设、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介绍,翻阅了《中国高教研究》期刊,了解学会发展历程以及高等教育博览会、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工作进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4-10
专家报告荟萃⑪ | 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尚丽平:西南科技大学 科教融汇培养新兴领域人才的实践与探索报告
科教融汇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以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支撑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这既是促进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使命担当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西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地处西部的地方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以科教融汇探索新兴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31
内地与港澳大学校长圆桌会在香港举行
积极支持内地与港澳大学联合成立生命科学开放联盟,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
微言教育 2025-08-13
1 2 3 4 5 6
  • ...
  •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