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数字
农业大数据
平台
一、平台概况 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面向各地农业农村局及其相关科室的数字农业大数据产品。 平台以农业信息化数据大集中为原则,通过整合全区农业数据资源及农业信息化设施,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搭建起包含“底层数据+业务系统+终端应用+分析系统+可视化系统”的区域数字农业产品体系,为实现区域农业信息汇集、区域农业现状掌握、农业发展指导及监管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二、产品简介 平台涵盖GIS、产业结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信息、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科技农业、质量安全、综合预警、农村经济、品牌农业、一卡通12个模块,针对区域农业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从多个维度对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全面展示当地的农业发展面貌。 三、详细介绍
浙江大学
2021-05-10
安徽大学
农业大数据
中心翁士状、郑玲副教授团队在
农业
传感遥感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在智慧采摘方面,提出了一种结合检测网络与点回归的新型方法,为葡萄采摘自动化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安徽大学
2025-02-1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
农业大数据
集成应用系统
采用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由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数据传输系统、自动反馈系统和显示系统组成。服务器整合数据存入数据库,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专家系统, 并以此作为自动调控的标准。在自动反馈系统里采用三级自动控制技术,分别是单片机控制的模块级、嵌入式网关级和服务器级,三者相互独立,互为保险,并且均可以根据实时环境状况做出调节,并自动下达控制指令。显示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位于农业现场的显示屏,二是 PC 终端,三是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终端,从而实现环境参数值的实时观测和控制,并实时指导农业生产。系统可
扬州大学
2021-04-14
工
业大数据
分析平台与应用
研制背景:企业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需求在扩大,数据投入在持续增加;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潜在价值高;使用者难以有效地操作使用;业务复杂,调参静态组合参数过程繁琐; 平台技术: 微服务的构建方式,微服务、前后端完全分离。 分布式开发框架——SpringCloud Web开发框架——SpringBoot 、VUE(ELE) 机器学习算法框架——R、Spark集群计算 数据存储工具——Mysql、JPA、Hadoop(集群) 中间件: RabbitMQ
山东大学
2021-05-11
工
业大数据
分析平台与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研制背景:企业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需求在扩大,数据投入在持续增加;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潜在价值高;使用者难以有效地操作使用;业务复杂,调参静态组合参数过程繁琐;平台技术:微服务的构建方式,微服务、前后端完全分离。分布式开发框架——SpringCloudWeb开发框架——SpringBoot 、VUE(ELE)机器学习算法框架——R、Spark集群计算数据存储工具——Mysql、JPA、Hadoop(集群)中间件: RabbitMQ应用范围:智能装备预测性维护:滕州机床设备在线监测云,实现设备状态监测、关键参数监测、能效管理、异常报警等服务。有效降低设备非计划停机和能耗,协助技术人员评估关键设备的实时性能,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矿井工业视频联动:引入大数据对工业视频存储、管理提供支持,工业视频与各业务系统联动,调阅视频,存储视频。依托合作伙伴在正通煤业、鲁花集团、软控股份、山东省计算中心、斯木信息、西山煤电等企业进行应用示范。技术成熟度:可以量产
山东大学
2021-04-10
农业大
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大棚。农业大棚,包括大棚、蓄电池和控制器,大棚的顶部设置有多块真空玻璃板,多块真空玻璃板阵列布置并形成大棚的透光面,部分真空玻璃板上设置有光伏发电薄膜,每相邻的两块光伏发电薄膜交错设置;大棚内部设置有掩埋的地面下的供水管,供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真空玻璃板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大棚的底部还设置有水箱,集水槽与水箱连接,水箱通过供水泵与供水管连接,水泵与控制器连接;大棚的侧壁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NC-Link的工
业大数据
采集设备
【技术领域】 光电子技术、智能制造 【痛点问题】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的基础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要求工业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工业设备互联协议主要被国外垄断,包括美国的MTConnect和欧洲的OPC UA。NC-Link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工业设备互联协议,是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工厂数控机床互联接口规范GB/T 41970-2022),基于NC-Link进行工业大数据采集将会打破基于国外协议的工业数据采集设备的垄断。 【成果介绍】 项目研制NC-Link适配器和代理器。NC-Link适配器外接在工业控制系统的主机上(例如数控系统、机器人、PLC)等,自动把工业系统的生产数据(电压、电流等)和设备的属性数据采集后转换成NC-Link格式,然后传送到NC-Link代理器,再传送到产线服务器或云端数据中心,供工业应用软件,例如MES、ERP、远程运维、质量检测、数字孪生等系统使用。项目采样周期可以到毫秒级,支持工业大数据和双向数据传输。项目可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用来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可以实现自主可控,解决卡脖子难题。 本项目研发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协议NC-Link采集设备,用来对工业设备生产的大数据进行采集,拟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NC-Link与其他国内外工业协议的适配技术,建立NC-Link装备模型。 2)研发NC-Link适配器,NC-Link适配器可适配国内主要的工业设备和支持国外工业协议的工业设备。 3)研发NC-Link代理器,用来在NC-Link适配器和工业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缓存和转发。 4)研发NC-Link数据接口,用来连接NC-Link代理器和NC-Link适配器,同时连接工业应用系统和NC-Link代理器。 5)研发NC-Link安全可信模块,支持可信计算、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基于身份的接入认证。 6)研究基于NC-Link的数据采集技术,研发基于NC-Link的工业大数据采集设备。 【技术优势】 NC-Link目前是国家标准(GB/T 41970-2022),产品基于该国家标准,与同类产品相比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解决卡脖子的技术。在技术上优势包括:支持毫秒级数据采集,支持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集成了可信3.0技术。 【技术指标】 a) 最小采样周期≤1ms; b) 适配工业协议种类≥30; c) 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 d) 支持身份认证,传输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功能; e) 支持可信3.0技术。 【技术成熟度】 原理样机/验证。 【发展规划】 1)2023年,研制原理样机,在智能制造场景展开应用验证。 2)2024年,研制工程样机,进行工程验证;成立公司进行融资。 3)2025年,进行产品定型和销售,销售额500万。 4)2026年,销售额2000万-5000万。 【知识产权】 团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1
大数据
产品
鹏博士深耕云计算、网络SDN、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图像理解,专注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信息挖掘,致力于提升各行业的大数据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全面的信息可视化、精准营销、新媒体数据挖掘、人群画像等为政务、工业、金融、医疗、交通、建筑、公安等各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一揽子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增效降损,提高业务能力
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基于工
业大数据
的钢铁全流程质量管控系统
1)将产品分散在各制造单元不同系统中的质量信息统一集中到一体化质量管控系统中,实现上下游工序全流程质量信息的贯通。以产品质量为中心,收集、整合系统的生产过程数据,实现信息全流程质量信息共享。(2)在全流程数据采集基础上,通过对全流程过程数据的监控、质量异常管理、过程评级、质量追溯、质量分析、质量预测等,保证全流程生产过程受控,促进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实现产品质量一贯制;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和数理分析,获取海量数据中蕴含的知识模型和工艺规律,对产线工艺模型进行优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江西
农业大
学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8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国家二类特色专业,4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4年,招收了江西省第一个外籍博士后。2017年获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3人。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创新团队,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南昌市优势科技创新团队3个。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3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特色较为鲜明。组建了江西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2个。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核心协同单位)。建有江西省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个、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基地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高水平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众创空间1个。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0余万人,涌现了6名院士,14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模范教师,大多数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目前全省100个县市区的现任书记县长中有近30位为农大毕业生。与全省80%以上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和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二五”以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 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共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2-01
1
2
3
4
5
6
...
87
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