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高灵敏度快速激素化验技术
Ø SPR技术是通过测量金属表面物质折射率的变化来研究物质的化学和物理吸附性质。近十几年来基于SPR技术的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常规检测技术相比,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体积小、机械强度大、样品使用微量、检测过程快捷、能够获得实时数据、操作方便、无须标记、可保持分子的生物活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与光纤相连可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和连续在线监控等优点。SPR 技术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其优越性是常规分析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在不久的将来,SPR传感器必将成为疫苗研制、疾病诊断、药物开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金属熔滴打印快速制造技术及设备
内容介绍: 金属熔滴打印是微小金属零件快速成型的新技术。打印材料包括铅、 锡、铜、银、铝等常用金属及其合金,通过金属熔滴与金属粉末的联合 喷射沉积,可成形具有特殊性能的微小金属间化合物零构件。该技术具 有装置结构紧凑、熔炼温度高、颗粒均匀度高等优点,该设备可用于高 密度BGA焊点、微小电子线路等微小封装件的快速打印,也可用于微小薄 壁器件、异形承力件等复杂零/构件的快速成型等领域,为微小复杂器件 的快速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精炼食用油掺伪快速检测技术
一、成果简介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食用油安全即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食用油掺伪问题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侵犯消费者权益,不 利于食用油产业的健康发展。食用油掺伪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食用油品种掺假,另一为“地沟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食源性微生物可视、在线快速检测技术
一、成果简介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快速检测与鉴定食品中的病原菌是及时有效控制与预防病原菌传播、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对于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鉴定仍停留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通用试纸条快速免疫学检测技术
试纸条快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项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廉的免疫学检测技术。该技术以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和单向膜层析技术为基础。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试纸条快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项简便、快速、检测成本低廉的免疫学检测技术。该技术以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和单向膜层析技术为基础。特异性的抗体结合纳米金标记技术决定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由于该技术拥有特异、灵敏、简单、快速、成本低、无需仪器、肉眼即可判定结果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疾病诊断、抗体检测、理化分析,微生物检测、违禁品及药物残留的监控等领域。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地沟油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突破
项目背景:地沟油质量、卫生极差,重金属、毒素(如丙烯 醛、黄曲霉毒素)、过氧化值等都严重超标,并含有洗涤剂等类 化学杂质,对人体具有很大危害性,甚至可成为癌变诱因,因此 严禁在食品中使用。然而由于地沟油不是一种化学组分固定不变 的物质,因来源不同、精炼加工程度不同,其内在有害成分太复 杂且相差悬殊,现有国标《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无法针对地沟 油进行辨别性检测。大部分检测方法是针对地沟油中掺杂的外源 性物质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检测,但由于该类外源性物质含量非 常少,特异性差,理化指标不容易被放大,需要大型昂贵的精密 仪器等限制因素,一直存在检测不特异的问题。因此,本项目的 关键技术就是选择特异性识别地沟油的靶标和优化油中 DNA 提 取方法,大幅提高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建立有效鉴 定地沟油的方法。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动物性核酸作为检测靶标,形成 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并可以被复制扩增,检测灵敏度高的检测方 法。2.通过对不同地区来源的样品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 性。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在食品检测方面要有丰富的研究基 础和产业化经验。2.检测技术快速简便,检测成本低,准确率高,可操作性强。3.克服现有国标《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无法针对 地沟油进行辨别性检测的问题,能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可。 
青岛海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3
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深潜结构设计
项目背景:国内外当前对水陆两栖推进器的研制涉及一系列 理论、技术和功能应用等问题,其中,基于海鳐鳍水下波动推进 机理,同时仿蛇在陆地上蜿蜒爬行的运动方式,对推进器水陆两 相运动进行适应性设计,使其不改变推进模式同时满足水面推进 和陆地行走需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采用主要采用组合泵喷推 进方式使其在水下保持高速航态和声隐身性,搭载多波束探测系 统以及自主航行控制技术,使其可以环岛自主航行,探测水体目 标及海底地形地貌,最终形成全地形波动式水陆两栖推进器的设 计,目前鲜有报道。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通过对全地形波动式水陆两栖推进 器所涉及的仿生推进机理、推进装置、航行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 研究,突破两栖仿生推进器深潜结构设计、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波动与泵喷耦合推进方式、运动控制器设计技术、多波束搭载设 计技术,实现水陆两栖推进器统一控制系统及动力系统框架下的 水-陆两栖航行,完成复杂水陆两栖作业任务。技术指标:工作 水深不小于 500 米,可实现悬停、原地回转等高操纵性;搭载多 波束声纳,具备高精度探测识别能力;总尺度不低于 5m,最高航速不低于 20kn,自噪声低于 60dB,柔性材料拉伸强度>800MPa、 断裂伸长率>2.5%。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拥有相关研究的技术团队。 
青岛船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02
芯片热设计自动化系统
TDA(芯片热设计自动化)软件是清华航院曹炳阳教授团队全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芯片跨尺度热仿真与设计系统。TDA软件可实现芯片从纳米至宏观尺寸的热设计与仿真,支持芯片微纳结构内部热输运过程的模拟研究,直接提高芯片热仿真精度与结温预测准确度,进而提高芯片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清华大学 2025-05-16
设计·IT
平面·UI、原画·插画、IT·技术、互联网·运营、其他设计等,零基础入门、精品小课。
上海享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水下目标智能探测技术
本成果以水下信息智能感知为研究背景,运用仿生视觉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对水下复杂环境中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自适应去噪增强预处理,再进一步实现目标的精确分割和探测。这是提高水下成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实现精确的水下目标定位和识别的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案,对水下目标探测与定位、海上资源勘探与管道敷设、堤坝安全检测与修复、水库清淤与航道疏浚等国防民生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随着我国海洋、江河湖泊开发和利用的日益深入,以及领海主权防卫的军事需求日趋迫切,实现高分辨力水下目标
河海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903 9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