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河北科技学院
河北科技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河北省保定市,毗邻雄安新区,始建于1991年,201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以工科为主,工、管、经、艺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设有董事会、校党委、校务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占地面积近1500亩,校舍总面积3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面积5.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万元。教学使用计算机1200台;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98个,座位11772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达到110个。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2.7万册、维普电子期刊23万册、报纸74种,期刊7269种,电子书120万册。现有教职工7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2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60%以上,目前在校学生12000余人。 学校现设有校长(党委)办公室、教务处、学工处等10个职能处室,教辅单位有图书馆、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健全,设有智能制造、汽车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艺术五个二级学院,护理系、公共课部、培训部等共计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27个本科专业和50个专科专业。涵盖工、管、经、艺4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类专业为特色,工科为主体,工、管、经、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 学校建有仪器设施完备的机电、汽车、建筑、财经、艺术、护理等专业实践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化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学生活动中心、综合体育场等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现有1个机电工程省级实验教学中心、8个实验中心、1个工程训练中心;学校共建成校外实习基地百余家,不仅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求,也为京津冀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近年来,学校先后引入了军营文化、传统文化和产业文化,形成了“传统文化引导人、军营文化规范人、工学结合培养人”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承担或参与市级以上科研及教改项目600余项,出版著作与教材近300余部,获厅局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在全国高校各类竞赛中获奖近百项;学校先后获得“中国十大专业特色院校”、“中国高就业率品牌学校”、“全国准军事化管理特色院校”、“国家优秀校企合作示范单位”、“河北省依法诚信办学”学校等荣誉。在艾瑞深校友网最新公布的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校列中国民办大学排行第21位。
河北科技学院 2021-02-01
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1958年始建于天津,1984年恢复重建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体育专业院校。学院学府路校区位于石家庄市北部生态区、美丽的滹沱河畔,占地面积500余亩;正定新区校区占地200余亩,毗邻河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校园内繁花似海,绿树成荫,错落有致,相映成趣,为莘莘学子学习、训练、生活、成长创造了优美的环境。 “育人为本,服务社会。”学院办学实力雄厚,本科教育开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英语、舞蹈学、舞蹈表演、休闲体育、物业管理(大型场馆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等11个专业。并设有体育教育(高尔夫球和网球方向)、运动训练(3+2)专科专业和成人教育。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院先后被授予省级本科体育教育创新高地、省少数民族综合训练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等。《田径运动》、《体育科研方法》、《河北民间武术》、《健美操》、《运动生物化学》、《体操》、《运动训练学》等7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河北省国民体质信息中心、河北省模型运动协会、河北省定向运动协会、河北省地掷球协会总部均设在我院。体育运动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严以治教,敬业奉献。”学院拥有专任教师320人,其中正高级40人,副高级110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教师2名、硕士生导师资格教师16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9人,其中博士2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2%。具有运动健将资格教师30人;国际级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1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3人;全国武林百杰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协会理事以上职务人员30多人;田径运动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崇德砺能,笃学拓新。” 河北体育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为主,以体育学科为骨干学科,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教学、科研、训练紧密结合的高等体育院校,承担着国家高水平竞技体育、体育教育、体育管理、全民健身等各类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多年来为河北省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做出了较大贡献。如奥运冠军郭晶晶、蔡亚林、苏惠娟、庞伟,世界冠军张亚菲、任杰、赵颖慧,乒乓球国手牛剑峰等。截止到2012年8月,已毕业本、专科学生13194人。 “文明、求真、和谐、创新。”近五年来,体育学科学术团队共承担各级别课题4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24项,厅局级课题230项;横向课题75项;共发表论文1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1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1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9项;有10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艰苦奋斗,自强自励。”多年来,学院立足“一校两区”格局发展主线,坚持“立足体育、育人为本,顺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弘扬“因拼搏而充实,因进取而快乐”的体院文化,明确了“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大众健身三兼容”的办学思路,强化“院企联合、学训结合、分段教学、特色培养”的办学特色,深化“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队伍发展等质量工程,注重后备人才培养,提高服务社会意识,全力打造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高等体育院校。在河北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逐步确立了全省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骨干地位。 追求卓越高远,使命艰巨光荣。“十二五”期间,河北体育学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加快“一校两区”建设进程,为推动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国、振兴河北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河北体育学院 2021-02-01
河北东方学院
河北东方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现有在校生近万人,涵盖医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30个。 学校拥有廊坊和北京两个校区,廊坊校区位于北京南东方大学城内,距天安门广场40公里,与首都二机场毗邻。占地面积78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完善。校区环境优美,银杏树、梧桐树郁郁葱葱,雄伟的罗马柱屹立于正门两侧。北京站805路公交车直达学院。 北京校区位于京津冀核心区,有“天子脚下、御驾行宫”美誉的北京东燕郊高新区,占地面积200余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完善,目前承担学校的对外培训、继续教育等任务,由国贸始发的811至815路公交车直达校园。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00余人。30%以上的专任教师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3%以上的专任教师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中有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有院士工作室,多位三级教授。专科学生入学后,与本科生共享优质师资,为今后的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设有医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文物艺术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设有基础教学部、图书馆、体育馆、继续教育学院、附属爱德堡医院等多个二级教辅单位。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0余万册,已经实现了“藏、借、阅、咨、管”一体化服务;学校体院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羽毛球馆5800平方米、游泳馆4700平米、网球馆6800平米、室内篮球馆2700平米。 学校各学院拥有支撑教学的校内实验实训室4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1个,校外基地中,华唐中科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廊坊华元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等几十家高新科技企业与我校深度校企融合,形成了学生就业明确、校企培养明确的循环模式。 我校具有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已经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捷克、泰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比勒菲尔德企业大学、美国鲍勃琼斯大学、澳大利亚技术培训学院、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维尼尔学院、捷克南波西米亚大学、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等院校开展学术交流、交流互换生,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2+1+1,2+2以及3+1等不同模式的本科生及硕士生联合办学项目。 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环节,建立以“专业牵动、能力驱动、校企联动”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的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的困境,2013-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今天的河北东方学院正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学校将加快推进校内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设成有特色、高品质、国际化的现代应用本科院校。 稳定中求发展,创新中求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河北东方学院 2021-02-01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⑭ |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新时代拔尖领军人才
南京大学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结合自身办学历史与时代需求,从多维度开展探索实践。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⑧ |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国际学院副院长肖贵平:异地校区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保障的探索与思考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国际学院面对中美英三方学制差异,创新三方周例会制度、中外联合管理机制以及分类课程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⑥ | 西北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孔杰:互为镜像 同构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与境外合作办学的互动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与境外办学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国家战略与高校发展。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云上高博会寄语—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
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寄语云上高博会,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云上高博会 2020-09-22
河北工业大学产教融合育人成果亮相第61届高博会
4月15日—17日,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福州举行,河北工业大学“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和产教融合育人的创新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和好评,副校长郎利影和刘炳胜受邀作大会主题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 2024-04-18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⑮ | 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伟:教学智思体赋能的“学、教、研”多场景数智教育平台建设与实践
东北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致力于面向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④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庞海芍:通识课程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183 1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