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土木院张超教授课题组在孔隙水冻结研究取得新进展

湖南大学张超教授课题组通过系统性实验,首次发现了吸附水可传递冻结而非连通孔隙水的奇妙现象。
[详细]
湖南大学 2025-02-19

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团队揭示“增强子-启动子-转录因子”模块调控植物免疫稳态的新机制

研究发现,在免疫激活过程中,增强子CPIE35快速并持续地引发自身染色质和增强子RNA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从静态到激活状态的转换和维持。CPIE35能够抑制真菌诱导的亚麻荠素合成相关基因PAD3和GSTU4的转录。
[详细]
华中农业大学 2025-02-19

化工院白玉罡教授课题组在人工金属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白玉罡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该课题组成员利用液-液相分离(LLPS)技术,在大肠杆菌中创建出了由蛋白构成的人工隔室,为人工金属酶提供稳定的“庇护所”,从而成功开发了具备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全细胞催化剂。
[详细]
湖南大学 2025-02-19

物电院方良副教授等人在光子拓扑自旋态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针对此疑问,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方良副教授等人研究了波导倏逝场耦合所表现出的偏振椭圆与自旋演化现象。
[详细]
湖南大学 2025-02-19

物电院李福祥教授课题组在高阶拓扑系统的非平衡动力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李福祥教授团队通过研究一个具有丰富相变类型的高阶拓扑模型,探讨了不同相变类型及边界条件下Kibble-Zurek机制的适用性(图a)。
[详细]
湖南大学 2025-02-19

国际首款!北大团队新突破

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制造与机器人系王启宁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动力下肢假肢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一种受马尾草启发的折纸软体动力膝关节假肢,这是国际首款软体膝关节假肢。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2-19

中国海洋大学在全球地表大气能量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立新院士团队在全球地表向下太阳辐射的历史和未来变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 long-term decline in downward surface solar radiation”(水汽在地表太阳短波辐射长期减少趋势中的重要作用)为题,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期刊。研究发现水汽对历史阶段太阳短波辐射减少的贡献与气溶胶相当。
[详细]
中国海洋大学 2025-02-19

中国海洋大学在可持续水产养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董双林教授团队在可持续水产养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以“System-specific aquaculture annual growth rates can mitigate the trilemma of production, pollu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China”(水产养殖系统结构调整有助于缓解“产量-污染-二氧化碳排放”的三难困境)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Food(《自然·食品》)。
[详细]
中国海洋大学 2025-02-19

中国海洋大学在下一代二次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敬一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Guihua Yu教授在下一代二次电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和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详细]
中国海洋大学 2025-02-19

中国海洋大学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关于DNA N6-腺嘌呤甲基化酶AMT1自调控模式的新成果

这项研究以四膜虫为模式材料,发现了6mA甲基化酶AMT1的自调控和转录调控机制,并且探究了其在接合生殖时期的动态分布及生理功能,为6mA作为表观遗传标记在真核生物中参与转录调控和其他生理功能调控提供了重要线索,为未来进一步探索真核生物中6mA的功能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详细]
中国海洋大学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