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心理系陈辉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Mental Health》《Nature Communications》连续发文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儿童的信息选择机制

近期,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陈辉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接连发表了两篇Nature子刊论文,在人类注意和工作记忆研究领域再获新进展,分别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儿童的信息选择机制。
[详细]
浙江大学 2025-01-16

动科院孙会增课题组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文揭示奶牛瘤胃微生物活性功能类群

我院孙会增课题组与良渚实验室王永成课题组联合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across 2,534 microbial species reveals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rumen microbiome”的文章,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和微生物泛基因组分析,成功揭示了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原位活性功能类群。
[详细]
浙江大学 2025-01-16

生命科学学院易文朱强团队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发文揭示糖基化调控结直肠癌代谢重编程的新机制

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易文/朱强团队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The OGT–c-Myc–PDK2 axis rewires the TCA cycle and promotes colorectal tumor growth”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O-GlcNAc糖基化修饰通过c-Myc–PDK2轴重塑TCA循环调控结直肠癌生长的新机制,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详细]
浙江大学 2025-01-16

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白戈团队在《Neuron》发表综述,系统阐述了应激颗粒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细胞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 SG)作为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SG是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形成的一种无膜细胞器,主要由RNA和RNA结合蛋白通过液-液相分离过程组装而成。
[详细]
浙江大学 2025-01-16

天津大学团队联合诺奖得主团队在《自然》(Nature)发表新成果

1月9日,天津大学理学院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 Fraser Stoddart)教授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自然》上。
[详细]
天津大学 2025-01-16

中国工程院发布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清华牵头研发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入选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由清华大学牵头技术研发。核研院组建科研大团队,持续20年攻关,成功跨越了从实验堆到商业示范电站的大江大河,取得了一系列“从零到一”的技术突破,联合华能集团、中核集团建成了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示范工程。
[详细]
清华大学 2025-01-15

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荣获2024年度“腾冲科学大奖”

2024年12月6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开幕。开幕式上,2024年度“腾冲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我校薛其坤院士荣获“腾冲科学大奖”。
[详细]
清华大学 2025-01-15

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团队在化学重编程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团队在化学重编程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升级快速诱导人多能干细胞技术体系。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1-14

材料学院周欢萍团队和张艳锋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进展

《科学》报道材料学院周欢萍团队和张艳锋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进展。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1-14

生命科学学院张哲课题组与郑鹏里课题组揭示平面细胞极性建立过程中核心复合物VANGL-PRICKLE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和潜在功能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哲课题组与郑鹏里课题组揭示平面细胞极性建立过程中核心复合物VANGL-PRICKLE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和潜在功能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