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薯9号创国内种植单产新纪录

青薯9号在新疆地区种植表现良好,不仅产量高、抗病性强,且淀粉含量高、品质好。2024年,青薯9号在昭苏垦区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是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此次高产示范测产结果不仅验证了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为青薯9号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支撑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巩固我国西部地区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详细]
青海大学 2025-01-17

理学院王世锋教授团队针对高原大温差和强紫外辐射环境开发了新型节能玻璃涂层材料

新型节能玻璃涂层材料基于Cs0.33WO3@TiO2核壳结构,能够高效阻挡紫外线(达到89.3%)和红外线(达到93.1%),减少白天的热量进入,同时在夜晚保持室内温度不散失,实现显著的节能效果。
[详细]
西藏大学 2025-01-17

理学院王世锋教授研究成果荣登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理学院王世锋教授与深圳大学钟洪副研究员共同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太阳能驱动锂提取技术,利用太阳能热能实现高效、可持续的锂资源回收。
[详细]
西藏大学 2025-01-17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小平研究员团队在物理学顶级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提出在固体中存在一种新的必然简并节线,与传统的必然简并节线不同,该节线偏离高对称路径,分布在高对称面上。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文章将其命名为“隐藏必然节线态 (HENL)”。 HENL的小群没有高维不可约表示,因而无法利用传统能带简并理论去分析,其成因需要考虑对称操作本征值的演化问题。
[详细]
内蒙古大学 2025-01-17

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兰坤、郭自洋研究员在Nano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提出通过N和Se双掺杂策略改善TiO2的储钠性能。DFT计算结果表明N掺杂能够提高TiO2的导电性,Se掺杂能够促进Na+在TiO2晶格内部的扩散,二者协同作用可实现TiO2电化学性能的全面提升。
[详细]
内蒙古大学 2025-01-17

内大新年第一篇Science子刊——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沈慧团队关于金属氢的研究成果在Science子刊发表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元素,亦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其在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分子构成、生物大分子组装、化工生产等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单个团簇中成功揭示3个“金属氢”的存在不仅深化了对含有“金属氢”纳米材料结构化学的认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为我们从多维度认识氢元素的本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
[详细]
内蒙古大学 2025-01-17

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获得三项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获得三项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详细]
电子科技大学 2025-01-16

Science+1!电子科技大学铁电材料研究取得新突破!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富才教授团队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上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ing fatigue-resistant ferroelectrics using interlayer sliding switching”最新研究成果。
[详细]
电子科技大学 2025-01-16

电子科技大学刘奥、朱慧慧在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取得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领域重大突破!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刘奥教授和物理学院朱慧慧研究员最新研究成果以“Selenium alloyed tellurium oxide for amorphous p-channel transistors”为题上线《自然》杂志“加速预览”(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AAP)。
[详细]
电子科技大学 2025-01-16

电子科技大学PRO团队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JCO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李强教授和石丘玲教授所领导的患者报告结局(PRO)团队,再度于全球肿瘤学领域具有极高声誉的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JCO)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详细]
电子科技大学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