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东南大学张友虎教授研究成果被海工领域ISO国际规范列为推荐方法

东南大学张友虎教授在海洋钢管桩桩-土水平相互作用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被该规范采用,其提出的黏土海床中水平桩土相互作用静力及循环加载p-y弹簧方法取代了行业内自1972年以来使用的Matlock方法,成为ISO国际规范推荐方法。
[详细]
东南大学 2025-03-12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东南大学合作研究成果

该论文首次报道了全球首例成年遗传性耳聋(DFNB9)患者(23.9岁)的临床治疗结果,扩展了该疗法的可受益人群年龄范围,总结了针对OTOF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耳聋(DFNB9)的基因治疗临床进展,深入探讨了其技术挑战与未来方向。
[详细]
东南大学 2025-03-12

北大最新成果,揭示抗心脑血管疾病新策略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孔炜教授团队牵头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揭示抗动脉粥样硬化新策略。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3-11

北大环科学院杨武霖课题组基于电极三相界面调控与气泡屏蔽作用实现无膜电解槽中高浓度过氧化氢合成

近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武霖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气泡屏蔽策略,通过对水-气-电极界面进行逆向工程设计来抑制H2O2的降解,从而在无膜电解槽中实现高浓度H2O2生成。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3-10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院胡高教授团队揭示东亚夏季风推迟撤退导致稻纵卷叶螟落入长江下游“生态陷阱”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包括稻纵卷叶螟在内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灾变规律、重发时空范围和暴发频次、强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测报体系几十年如一日、积累系统监测数据,为探究区域性突发暴发规律、揭示关键触发因素提供了科学素材,从而为超前精准预警和可持续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值得长期坚持和大力弘扬。
[详细]
南京农业大学 2025-03-07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院徐国华、陈爱群课题组发现水稻与真菌“合作”高效吸氮机制

本研究通过转录组RNA-Seq以及精细组织定位等手段,发现接种菌根真菌强烈诱导多个NAR2.1-NRT2s家族基因在菌根共生界面表达。
[详细]
南京农业大学 2025-03-07

南京农业大学生科院张阿英教授团队揭示玉米耐旱新机制

富含半胱氨酸多梳样蛋白(CPP)转录因子ZmCPP2能够与ZmSK1发生蛋白质相互作用,并能直接结合一个重要抗氧化防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ZmSOD4的启动子,增强抗氧化防护酶SOD活性,进而增强玉米耐旱性。
[详细]
南京农业大学 2025-03-07

北京科技大学曲选辉、秦明礼、陈刚教授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月17日,我校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曲选辉、秦明礼、陈刚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以“Lean design of a strong and ductile dual-phase titanium-oxygen alloy”为题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
[详细]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3-06

北京科技大学张跃院士及张铮教授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二维半导体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张跃院士及张铮教授团队等人提出了一种名为“二维Czochralski(2DCZ)”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常压下快速生长出厘米级尺寸、无晶界的单晶MoS2晶畴,这些MoS2单晶展现出卓越的均匀性和高质量,具有极低的缺陷密度。
[详细]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3-06

北京科技大学程艳婷老师与中科大研究团队合作在量子模拟规范理论研究中获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数理学院理论物理梯队教师程艳婷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苑震生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实验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详细]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