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施大宁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方晓生教授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利用简单的PVD方法,实验得到了具有高线性二色性、优异的空穴导电性和独特的各向异性性能的一维Te单晶。
[详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5-03-05

西电石理平教授团队在飞秒脉冲串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西电杭州研究院先进视觉研究所石理平教授团队完成了一项利用飞秒激光脉冲串诱导非晶硅(α-Si)薄膜氧化形成可调谐纳米光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实现高效率、高品质、可调控的飞秒激光诱导自组织微纳加工有重要参考意义。
[详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5-03-04

东南大学潘玉峰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生学院潘玉峰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题为A hormone-to-neuropeptide pathway inhibits sexual receptivity in immature Drosophila females(《一条抑制未成熟雌性果蝇性接受行为的激素-神经肽通路》)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条从激素到神经肽的信号通路协调动物性发育与性行为。
[详细]
东南大学 2025-03-04

《Nature Electronics》突破性进展:新型可编程超表面天线接近信息映射极限,助力下一代移动通信

崔铁军院士、罗宇教授和郑元谨教授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编程超表面天线,通过结合非周期编码和空间谐波测量,成功实现了接近理论极限的信息映射效率。
[详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5-03-04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教师指导本科生在表面生长动力学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该工作从引入长程时间关联的离散生长模型的涌现行为进行较深入的探讨。采用Hellinger距离和新奇性检测等两种独立的定量测量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系统的非平庸动力学行为。研究发现,当时间相关指数超过临界阈值时,系统表现出涌现行为,这与长程时间关联存在时标度指数以及表面形貌的演化是一致的。
[详细]
中国矿业大学 2025-03-04

中国矿业大学教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团队利用自主设计的气泡自由上升可视化测试平台,揭示了盐溶液中气泡在完成特定次数碰撞循环后于毫秒内与自由液面兼并的关键现象,通过综合考虑离子特性与表面变形的综合贡献,获取了气泡发生回弹-兼并转变时的离子迁移量上限,计算了盐溶液中不同气泡动力学行为所对应的厄特沃什数Eo、雷诺数Re及韦伯数We等无量纲参数的临界数值区间,同时探讨了离子对气泡兼并抑制效应的可调节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盐溶液中气泡兼并的基本原理。
[详细]
中国矿业大学 2025-03-04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活性物质与系统化学团队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发表

在本项研究中,团队结合活性高分子凝胶运动实验和模型模拟,建立了手性运动/生长中手性转换的运动学判据理论,提出了一般手性运动的动力学方程,揭示了手性运动转换与正交方向运动参数相位差的关系。
[详细]
中国矿业大学 2025-03-04

马广勇团队在PNAS发表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最新研究进展

HBZ通过影响宿主转录因子功能、干扰细胞周期调控以及促进病毒潜伏,成为近年研究焦点。在基因调控领域,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靶向结合mRNA调控基因表达,在癌症代谢重编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详细]
中国药科大学 2025-03-04

郝海平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靶向GSDME抑制剂干预肝衰竭最新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脂质体渗漏技术构建高通量筛选体系,发现内源性维生素B12甲钴胺通过特异性结合GSDME抑制其上游caspase-3、颗粒酶B的剪切活化进而抑制肝细胞、巨噬细胞焦亡,有效干预胆汁淤积性、药物性和自免疫性肝衰竭等GSDME依赖的疾病进展。
[详细]
中国药科大学 2025-03-04

李萍/陆续团队在PNAS杂志解析银杏内酯生物合成“双信号”调控之谜

团队研究鉴定了一个由AP2/ERF类转录因子GbEAG及其互作蛋白JA信号成员GbJAZ3和光信号成员GbHY5三者组成的分子模块,作为银杏内酯生物合成的关键调控枢纽。
[详细]
中国药科大学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