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中国药科大学胡庆华团队在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期刊发表嘌呤能受体介导的GPCR偏向性信号相关综述

该文从嘌呤能GPCRs和偏向性配体的构象变化角度对嘌呤能偏向性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嘌呤能受体的分类,并详细描述了其功能特点,特别是在细胞内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详细]
中国药科大学 2025-03-04

华东师大科研团队在中心反演对称层状半导体中发现非常规(反)铁电性

华东师范大学褚君浩院士团队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正交晶系GeSe中由层间范德华相互作用驱动的反常面外反铁电性,并通过原位电镜观测与理论计算阐明了其电场调控机制。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5-03-04

华东师大科研团队在射频芯片设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三篇论文研究成果入选国际集成电路领域顶会RFIC 2025

2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张润曦教授团队在高性能射频集成电路领域取得标志性进展,三篇创新性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IEEE射频集成电路研讨会(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Symposium,RFIC)2025正式接收。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5-03-04

华东师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科研团队揭示冠状病毒在候鸟中的遗传多样性及传播动态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桂梅研究员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吴志强研究团队合作,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全球鸟类相关冠状病毒的复杂遗传进化关系及其传播动力学特征,强调了野鸟在冠状病毒传播和遗传多样性形成中的关键作用,深化了对野生鸟类冠状病毒遗传多样性的理解,并为预测和防范未来可能的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5-03-04

华东师大李超教授团队在局地极端降水约束预估方面取得进展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超教授与国内外学者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约束的预估方案,成功将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局地极端降水预估不确定性降低了20%以上。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5-03-04

华东师大科研团队实现超分辨全彩结构色生成及液晶显示

华东师大朱晓龙研究员团队利用智能算法实现全彩超分辨等离激元结构色像素及液晶显示,显示器件分辨率突破8000K(对比主流电视8K分辨率),达到接近光学衍射极限的终极清晰度!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5-03-04

华东师大科研团队实现机械力调控莫尔铁电体极化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钟妮教授团队与南京工业大学曹伟教授团队合作,通过机械力在莫尔铁电体系中实现了莫尔极化调控,为未来开发基于莫尔铁电超晶格的下一代非易失性新型器件打下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5-03-0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宗科/黄石书团队最新进展:揭示骨关节炎易感性的发育学表观遗传机制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骨研所周宗科教授、黄石书研究员团队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发表题为“Inhibition of KDM6B prevents osteoarthritis by blocking growth plate-like H3K27me3 loss in bivalent genes”的研究性论文,发现关节软骨细胞因发育起源共享了生长板软骨的表观遗传特征,从而导致OA的高易感性,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策略。
[详细]
四川大学 2025-03-04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何勤教授团队在siRNA高效递释系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释系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华西药学院药剂学系何勤教授团队在ACS Nano上发表了siRNA高效递释系统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构建了具有靶向并“锚定”高尔基/内质网体途径的高效siRNA递释系统,克服了固有分泌途径所致的外排作用,显著提高siRNA药物的递释效率。
[详细]
四川大学 2025-03-04

西电集成电路学部毫米波数字射频直接调制器芯片取得重要进展

该研究提出毫米波高线性度RFDAC新型架构,首次实现无数字预失真高阶调制、比特位可重构毫米波正交RFDAC,在21-31GHz工作频段下支持256QAM、1024QAM、4096QAM等无数字预失真宽带高阶调制。
[详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