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华中师范大学俞云伟教授课题组在快变蓝色光学暂现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俞云伟教授课题组在时域天文学领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揭示了快变蓝色光学暂现源的磁陀星统计性质及其和长伽马射线暴、超亮超新星的可能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2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TheAstrophysicalJournalLetters》。
[详细]
华中师范大学 2022-10-11

华中师范大学刘双乾教授在偏微分方程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刘双乾教授与香港城市大学杨彤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段仁军教授合作的论文The Boltzmann equation for plane Couette flow(DOI:10.48550/arXiv.2107.02458)被知名数学期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接受发表,刘双乾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这也是我校首次在此期刊接受发表论文。
[详细]
华中师范大学 2022-10-11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家在三维拓扑体系中观测到一维外尔费米子

近日,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袁翔课题组在三维拓扑绝缘体HfTe5中观测到一维外尔费米子。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2-10-11

《自然·通讯》报道华东理工大学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设计新策略

近日,我校化工学院催化反应工程团队在机理驱动的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活性位点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详细]
华东理工大学 2022-10-11

Advanced Materials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在单原子气敏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综述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以“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Single-atom Catalystsfor Gas Sensing”为题,在线报道了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单原子气体传感领域的评论性综述论文。
[详细]
华东理工大学 2022-10-11

Nature子刊!国防科技大学在石墨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朱梦剑-秦石乔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种梯度表面能调控的复合型转移媒介,实现了晶圆级超平整石墨烯向半导体衬底的干法贴合与无损释放。
[详细]
国防科技大学 2022-10-10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团队与其合作者在钙钛矿激发态动力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德国不莱梅大学Thomas Frauenheim教授课题组及美国南加州大学Oleg V. Prezhdo教授在钙钛矿激发态动力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详细]
东南大学 2022-10-10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在单原子催化剂动态稳定性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刘远越教授团队合作,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多尺度模拟方法,结合真实电催化反应条件,在单原子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最新研究进展。
[详细]
东南大学 2022-10-1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课题组发现植物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重要新组分

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可塑性发育等多个方面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很多重要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茉莉素、油菜素内酯和独脚金内酯的信号通路得以解析。
[详细]
北京大学 2022-10-10

安徽大学张朝峰教授团队在AFM上发表关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最新研究成果

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锌负极在负极/电解质界面容易发生枝晶生长和寄生副反应等,进而导致水系锌电较差的循环性能等问题。
[详细]
安徽大学 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