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安徽大学王佩红教授课题组在新型摩擦电能量收集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为一种高熵可再生能源,不规则海洋波浪能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可持续能源,正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详细]
安徽大学 2022-10-10

天津大学研究成果:未来“胶囊医生”有望代替肠镜检查

日前,天津大学宋智斌团队提出胶囊机器人活检采样新策略。据悉,该团队研发的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能够高速切割结肠内可疑病变组织,避免现有活检方式存在的组织撕裂等问题。
[详细]
天津大学 2022-09-28

华东师范大学黄国翔教授研究团队:稳定的高维弱光孤子分子及其主动操控

近日,Materials view China 网站报道了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国翔教授课题组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Laser and Photonics Reviews 的研究成果“稳定的高维弱光孤子分子及其主动操控”(Stable High-Dimensional Weak-Light Soliton Molecules and Their Active Control)。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9-28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发文 研发全新一代CAR-T技术治疗肿瘤

在接受治疗的8例患者中,研究人员观察到PD1-19bbz具有出色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有87.5%(7/8)的患者获得疾病完全缓解的效果,其中5例无癌生存已超过1年。“我们治疗的都是传统放化疗无效或治疗后反复复发的病人,这个临床结果证明这五年半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9-28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团队发现:降雨水平与菌根类型共同调控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对增温的响应

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估算生态系统碳存储的关键。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探讨植物生物量分配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是理解和预测陆地碳存储的基础。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9-28

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合作报告世界首例CRISPR基因编辑治疗β0/β0型重度地贫患儿临床结果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宇轩、刘明耀、李大力团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付斌团队和邦耀生物合作报告了世界首例CRISPR基因编辑治疗β0/β0型重度地贫儿童患者的临床结果。
[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9-28

J. Chem. Edu.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多功能自修复材料本科教学实践成果

自修复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它能够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自动修复损伤并恢复其功能,为主动预防材料的潜在危害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方法。
[详细]
华东理工大学 2022-09-28

Nucleic Acids Research报道华东理工大学酵母合成生物系统新进展

近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蔡孟浩课题组在毕赤酵母合成生物系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设计灵活可控的新型人工转录器件库,实现了天然药物合成途径的精细表达控制,相关成果以“Yeast transcriptional device libraries enable precise synthesis of value-added chemicals from methanol”为题,在线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IF=19.610)。
[详细]
华东理工大学 2022-09-28

《德国应用化学》报道华东理工大学靶向降解膜结合细胞器内蛋白质新策略

近日,药学院钱旭红院士、杨泱泱副教授课题组在蛋白靶向降解策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n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Targeting DNA Nanodevice for Autophagy-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Proteins in Membrane-Bound Organelles”为题发表于著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2205509),并入选VIP (Very Important Paper)。
[详细]
华东理工大学 2022-09-28

《美国化学会志》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单颗粒电化学研究新进展

传统的电催化表征方法通常需要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形貌表征和性能测试等一系列步骤,具有繁琐、耗时和不准确的特点。
[详细]
华东理工大学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