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2023年辽宁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拟立项项目公示
根据《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辽宁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计划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有关规定,经有关单位申报、初审推荐、复审核查、专家评审论证和省科技厅党组会审定等程序,现将2023年辽宁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拟立项项目公示如下。
引智与外国专家服务处 2023-08-16
针对国际贸易中隐含的PM2.5污染健康的影响
通过耦合排放清单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大气化学模型和健康效应模型,首次定量揭示了全球多边贸易引起的PM2.5跨界污染的健康影响。研究发现,与国际贸易相关的PM2.5跨界污染要远高于与大气输送相关的跨界污染,2007年国际贸易隐含的PM2.5跨界污染造成全球每年约76万人过早死亡,约占全球由于PM2.5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的22%。研究发现国际贸易使中国、印度、东南亚、东欧等地区的PM2.5污染暴露和过早死亡人数增加,而美国、西欧、日本等地区的过早死亡人数减少,显示污染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地区转移到了发展中地区。通过大气输送过程,某一地区的生产和消费引起的PM2.5污染导致了世界多个地区的过早死亡。
北京大学 2021-04-11
2023年度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发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2023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中央电视台 2023-12-26
山东省创发院在国际顶级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论文
该研究综合利用蛋白质组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转录组学、统计学等多种技术手段,首次研究发现了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一种新的调控组分PHB3蛋白,揭示了一种新的PHB3蛋白调控机制,拓宽了人类对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作用机理的认知,为油菜素内酯在植物遗传改良应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增加作物抗逆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手段。
山东科技 2023-12-27
北京环球艺盟国际教育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ACG国际艺术教育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当代艺术教育模式,引进欧美TOP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由专业的国际教师团,培养出符合国际一流艺术院校标准的艺术人才,成为国内学生通向国际艺术院校的有效通道。ACG艺术专业方向已经拓展至美术、设计、建筑、影视、音乐等 60 多个细分领域,确立了“作品集培训、预科、主题游学”一站式服务体系,凭借 ACG国内外TOP艺术产业资源,搭建起“艺术专业规划、金牌督导、国际导师推荐、国际产业实习就业推荐”等一揽子职业规划体系。
北京环球艺盟国际教育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1-22
浙科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实训平台)
一.软件简介《浙科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实训平台)主要包括综合业务操作、国际商务单证、在线考试系统、知识网站、交流中心等。综合业务操作主要从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和辅助员的相互配合,互相交易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二.软件优势1.网络版,节点数无限制系统采用B/S架构和NET技术,只需安装在服务器上,无需对各客户端进行安装,客户端通过IE浏览器访问服务器,无需另行安装组件。系统维护方便,只要在服务器上操作即可。2.功能全面充分融合用户需求,集实验操作、练习、学习于一体,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训的要求。软件拥有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实用的操作方法,适合教学、学习。3.实验效率高通过模拟仿真的实验方式,可以更加高效的展示外贸流程与其中的关键知识,使得相关知识能够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4.日志功能软件还提供对学生实验的实时督导的功能。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操作日志的查看,了解到学生实验的进展情况,对学生的错误操作及时地提出意见,防止学生出现错误。三.软件功能1.进口商学生扮演进口商角色,在模拟环境中查看出口商发布的供应信息,完成询盘、合同签订、申请信用证、订舱、投保、提货、销售等步骤。2.出口商学生扮演出口商角色,与其他角色合作完成进行还盘、发布供应信息、起草外销合同、起草内销合同、备案、报关、报检、结汇、退税等步骤。3.进口地银行学生扮演进口地银行在实验过程中负责贷款管理、信用证审核、单证管理等操作。4.出口地银行学生扮演出口地银行在实验过程中负责贷款管理、信用证收证、审核单据、寄单等操作。5.生产商生产商角色在实验过程中负责与出口商签订合同、组织生产、放货等工作。6.辅助员辅助员在实验中扮演大部分的外部机构,例如保险公司、质检总局、海关、船公司、国税局等,帮助实验高效有效进行。四.软件特点1.交互性较高交互系统注重外贸交易的流程性,根据成交方式与付款方式,将业务流程分为CIF + L/C、 CIF + D/A 、CIF + D/P 、CIF + T/T Before Shipment、CIF + T/T After Shipment 、FOB + L/C、FOB + D/A、FOB + D/P、FOB + T/T Before Shipment 、FOB + T/T After Shipment 、CFR + L/C 、CFR + D/A 、CFR + D/P 等十五种流程。2.多角色体验按照外贸交易流程各步骤涉及的角色,系统将学生分为: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以及辅助员六大角色。其中辅助员将担任船公司、保险公司、商检局、外汇管理、海关、国税局的相关操作,来协助进出口商顺利完成业务流程。各角色有对立的操作平台,业务关系相互联系,以逼真的现实环境为模版,相互协作完成交易流程。3.强大的国际贸易交易环境各角色都可以进入共同的平台—“浙科模拟贸易平台”,学生建立自己的企业并在此发布采购/求购信息、寻找贸易伙伴、加入诚信企业、发布或查看商品广告等,且广告费用、产品展示费用系统都将根据教师的系统设置,从该企业的账户中扣除。集成“浙科电子邮件系统”,各企业通过邮件取得联系。4.提供模板范例系统中的单证采用外贸实际业务中规范的单证模板,使学生在缮制单证的同时有真实的处理业务的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单证填写的校验功能,学生将严格按照要求正确的填写单据,保证实验质量也提高实验难度,也能使学生的单证和业务水平得到锻炼。详细的操作帮助和填写说明,将在学生业务操作中起到辅导性作用。5.在线测试反馈作为教学软件,教学测试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浙科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提供系统操作评分、教师主观评分、在线考试、实验报告、教师查看实验等功能,使教  师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6.在线互动交流此外,商友会论坛、FAQ为师生提供了网络交流环境。电子公告是教师发布理论知识的窗口。此外,软件中的“知识库”收录了大量专业文档,供学生学习参考。
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12-16
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
11月13日,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微言教育 2024-11-13
辽东学院
辽东学院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坐落在素有“英雄城市”“北国江南”美誉的中国最大最美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市,是全省唯一一所具备沿江、沿海、沿边区位特点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院校,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企业、基础教育、财经管理、丝绸纺织、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领域输送了近16万一线人才。 学校办学发轫于1912年私立安东三育国民高等学校(园艺学校),高等教育始于1948年安东省立农业专科学校,陆续有丹师、绸校、财校、卫校、职工大、师专、丹大、大医分校、财专、纺专、丹东高专、职院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院校调整合并,于2003年4月组建辽东学院,2010年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分为临江和金山两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287亩,建筑总面积40.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7亿元,纸质图书近111.25万册,电子图书近58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688人,专任教师971人,其中具有正高级、副高级职称教师50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5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7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11人。学校实施中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人才梯队建设工程,遴选第三人才梯队48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492人。现有本专科在校生13985人。 学校设立14个有全日制学生的二级学院,设置48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招生,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现有3个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省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获批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2项省级教学成果,1个省级虚拟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4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承担了省农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项目;被授予国家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省级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获批全国“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三批合作院校,加入教育部“校企合作创新发展联盟”。 学校获批功能纺织材料、水环境放射性预警监测技术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一带一路”研究基地、“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地”等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紧密对接地方产业行业,校地校企深度融合,服务县域经济广泛开展,建立纺织服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东港现代农业战略合作平台、凤城硼化工协同创新城市联盟、满药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院以及10个行业企业校企协同联盟等,建成小浆果、杜鹃花、蜜蜂、北虫草等6个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先后加入23个省内校企联盟;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丹东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文化社会研究所、边境民族研究基地等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小浆果星创天地获批国家级“星创空间”;201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17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签订横向课题254项,科研经费达到4303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3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31篇,授权专利365项。 学校一贯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亚洲、非洲地区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并与3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其中,与韩国21所高校交流频繁,充分体现了学校地缘优势。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需要、面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产教融合的新要求,辽东学院秉持“知行并重、致用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明德笃学、践履惟新的校训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肩负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发挥特有的沿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持之以恒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聚焦短板、破立并举,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竞相发展,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着力推进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激发办学活力,着力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学校地址: (临江校区)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金山校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 联系电话:0415-3789027 传真:0415-3789030 学校办公信箱:ldxyyb@163.com 邮编:118001 学校网址:www.elnu.edu.cn
辽东学院 2021-02-01
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杭长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新校区三个校区,占地2020.64亩。全日制在校生17860人。现有教职工1414人(含工勤人员),其中,专任教师100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3.27%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74.88%以上;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院士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声誉得到提升。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被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5年初,获批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的十所试点高校之一。2017年,我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我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我校连续4年获得省综治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节能、计划生育、信访等方面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有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11大学科门类,有省级“十二五”重点学科4个。有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基地)4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自合并建校以来,努力提高办学层次。从以往的以专科专业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本科专业为主,2018年已取消专科专业招生。现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特色专业8个;国家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2个。近5年来,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有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20门,出版教材40余部,指导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际奖项23项,国家级一等奖45项,省级一等奖183项。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现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0个。近5年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4万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6项,其它各类项目1000余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3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1100篇,出版专著(译著)120余部;在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赣西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宜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要求,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赣西区域60%的中小学校长、医疗机构负责人和乡镇领导干部都是宜春学院毕业生;学校培养造就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辛洪波、熊猫金控董事长赵伟平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各界精英,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办学实力和较深厚的办学底蕴。 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90余个学生社团;建有尚能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天工创客空间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建设了19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示范园,53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7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列为全省十大“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之一。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办学,推进了交换生、教师研修等项目的实施,为师生共享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广阔平台。目前,学校在校留学生人数有401人,主要在我校接受临床医学专业教育。 进入新时代,宜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事业发展的“升级版”,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宜春学院 2021-02-01
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距离广州市200公里,交通便捷,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韶赣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韶赣铁路贯通南北,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韶关至广州车程约2.5小时,武广高速铁路韶关至广州车程约45分钟。 学校占地面积2622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7.28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集校园、林园、公园“三园”为一体,营造了优良的育人环境。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大学生文明教育月活动”、“成长论坛”、“读书活动月”分别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学校还被韶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韶城新十景”之一,图书馆大楼荣获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校园风光图片入编全国绿化委员会出版的大型画册《绿色辉煌》。 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韶关师专。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综合性学科格局,已成为粤北乃至“红三角”地区人才培养和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设有文学院、外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教育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医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土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2个二级学院和教辅部门,设有73个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条件优良,拥有一大批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应用软件,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拥有“广东十大最美图书馆”之称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馆藏纸质藏书290.2245万册,电子图书199.2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90.06万余种,一站式信息搜索平台、计算机管理与服务系统、多媒体信息利用设备齐全。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907人,其中正高职称110人、副高职称410人、博士194人、硕士727人,为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五年来,我校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含子项目)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7项,市厅级科研项目350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横向课题30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772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收录357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市级以上科技奖57项,中国发明专利博览会金奖3项,国家专利116项。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1个,省级特色专业立项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市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立项1个;国家级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立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立项21个;近五年主持国家级教改课题1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7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近年来,出版专著、主(参)编教材300多部。学校为地方乃至全省及周边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建校6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近30万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715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4238人。学生在全国、省级数学建模竞赛、大学英语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物理实验竞赛、视觉艺术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中,获得包括国家、省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项1369余项。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居于省内本科院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分别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印尼、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巴拿马、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以及学术文化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省市政府、社会各界和港澳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200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来校视察时对学校寄予殷切希望,提出了“建设一流的校园,争创一流的质量,培养一流的人才”的重要指示。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三个一流”为目标,秉承“立志、崇德、勤学、创新”的校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高等教育发展新机遇,深入推进内涵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办学环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
韶关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256 2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