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山东三田临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三田临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县城文化路10号,始建于1952年,前身为国有临朐县石油机械总厂,2005年进行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是专业从事石油钻采、土壤一体化修复成套设备的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和出口贸易为一体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型企业,目前设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潍坊市企业技术中心、潍坊市石油修井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潍坊市工业设计中心、潍坊市工程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和潍坊市一企一技术等研发平台。现设有一个省级研发平台、六个市级研发平台。 公司是山东省机械工业十大自主创新品牌企业、山东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级文明单位。于1997年取得并保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0012计量保证确认证书,2010年获得并保持API Spec 4F、7K 美国石油学会认证证书,2016年取的OSHS18001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Q/SHS0001.1、Q/SY1002.1 HSE管理体系认证,具有完善的对外贸易进出口资质,在国内市场设立完善的市场销售和服务体系。 公司多年来面对客户对产品要求的单一性、独特性、专用性的需求,致力于专用机械的研发、制造与完善,在机械、液压、电子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根据客户定制要求设计、制造、完善需求的机械类产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确保了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地位。公司一贯坚持“产品先进可靠,服务一流回报”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爱戴。
山东三田临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2021-06-22
山东金科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金科星产业园区总投资2亿元,占地100亩,员工200余人 。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创新转型的号召,2013年注册成立山东星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星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铂星电力器材有限公司,2016年底引入外资,与澳大利亚HMS机器人公司成立中外合资公司-山东澳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全面启动金科创业园科技+金融+人才的发展战略 。 金科星产业园区现辖5家企业: 山东金科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制造、销售矿山机电、环保设备、电力器材、铁路器材。 山东星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制造、销售PP 纺粘无纺布,现有SS生产线一条共投资5000 万元,第二条3.2米 SXMS 丙纶纺熔无纺布生产线2200多万元已订购完毕 ,正在安装之中 ,两条线可年产成品10000吨 ,实现销售额1.5 亿元。 山东星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研发 、生产 、销售矿山液压支架用乳化油 、浓缩液 、工业用润滑油、防冻液。 山东澳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 HMS 公司与山东金科星机电有限公司合资企业,主要研发、制造、销售履带式服务机器人。 山东铂星电力器材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电力金具 、铁附件等电力器材。 金科星是集高端智能装备、服务机器人、矿山机电、远程控制扒装机器人、环保降尘、铁路附件、电力器材、无纺布及制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基地,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金科机电”商标取得山东省著名商标(正在申请国家驰名)、矿用智能辅助运输设备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建有省级工程实验室和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市工程试验室及博士后工作站 ,山东省自主创新模范企业,是中国成长企业5020工程重点联系企业,公司全面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营规范、管理高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C认证以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作为科技型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 ,坚持走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科技金融的路子 ,多次承担过国家、省、市科技计划,2016年12月 ,公司及下属平行子公司山东星地成功完成股改,同时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挂牌 ,并获得了山东省现代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股权投资780余万元,加速了公司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项的速度 ,有力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济宁市邹城市政府同时也给予了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更加坚定了我们走科技金融大融合的路子。   
山东金科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17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医疗成立于1943年,是我党我军早期创建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02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87),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单位,感染与控制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放射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理事单位。 新华医疗业务板块包括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医疗商贸、医疗服务,其中医疗器械涵盖感染控制、放疗及影像、手术器械及骨科、手术室工程及设备等九大产品线,制药装备由生物制药、特种输液、中药制剂、固体制剂四大工程技术中心组成。近年来,新华医疗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研制开发了全球第一台过氧乙酸低温灭菌器、国内首台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高精尖产品,建成了国内首个智慧化消毒供应中心等行业创新工程。截至2021年底,新华医疗已起草国家标准31项,行业标准68项,已累计申请受理中国专利3512项,其中发明专利546项;授权专利2910项,其中发明专利204项,实用新型专利2217项。 近年来,新华医疗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开展校企人才协同培养。2016年,公司联合四川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中“容积影像多模式引导的高强度加速器精准放疗系统”重点课题,获得国家专项资金8400万元支持。2019年6月,山东省教育厅公布首批“深化产教融合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优质企业资源库”,新华医疗成功入库。2019年9月3日,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首批入围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的公示”,新华医疗入围“首批28个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合作企业和建设方案”。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山东高复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高复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05-04,法定代表人为杨殿华,注册资本为11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1721595228193K,企业地址位于曹县许单路党校西1500米路北,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经营范围包含:复混肥、微肥的生产及销售(需经审批或许可经营的,须凭审批文件或许可证经营)。
山东高复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13
【高教前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政路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中国教育在线 2024-12-09
专家报告荟萃⑮ | 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新庆:地方行业院校全周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今年10月份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一直以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作为一所地方行业院校,我校经历十余载实践,探索出创新实践的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15
专家报告荟萃㉓ |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马骊:深入数字化建设 推进智能化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研发与建设经验,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构建了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新一代综合教务系统、爱课教学支持系统、自主实习服务平台以及全域全员实时闭环的教学评价系统等。面对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确立了“深化数字化建设、推动智能化应用”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优势。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1
专家报告荟萃㉙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赵志丹: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与思考
学校以于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一流学科为基础,设立基地班、燕山书院、求真班、创新班等多个特色拔尖人才创新班,这些班级通过高考招生和校内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出一批有潜力、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8
专家报告荟萃㊱ | 武汉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刘昕:持续夯实数字基座 高效赋能数智教育
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化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在这大背景下,武汉大学积极响应号召,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全面推数智武大的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期实现武汉大学的教育现代化。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28
专家报告荟萃⑱ |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怀勇:政法院校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他在报告中分析了政法院校新文科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并聚焦西南政法大学新文科建设的探索、政法院校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思考进行了探讨。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7-0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5 86 87
  • ...
  • 205 2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