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路坎点自动提取及矢量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路坎点自动提取及矢量化方法,包括:步骤 1,计算三维激 光点云数据中各激光脚点的特征;步骤 2,根据各激光脚点的特征,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将激光脚点分类为路坎点和非路坎点,所得路坎点记为初始路坎点;步骤 3,利用所有初始路坎点构建 KD 树,对各初始路坎点分别计算其方向特征;步骤 4,根据初始路坎点的方向特征,采用 KD 树对初始路坎点进类;步骤5,计算各聚类区域的特征,剔除特征不满足预设条件的聚类区域,获得路砍点提取结果。本发明了点云数据处理的自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手持式多激光条纹快速三维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多激光条纹快速三维测量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1)粘贴标志点:2)使用手持三维测量仪测量物体表面的三维 数据:3)采集图像:4)图像处理:5)标志点的三维坐标计算:6)物体表 面点的三维坐标计算;7)手持三维测量仪的定位和世界坐标系下的数 据拼合,即获得从当前相机坐标系变换到世界坐标系的旋转平移矩阵, 以实现当前物体表面测量点从相机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和 世界坐标系下的数据拼合。本发明通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格镭智图——国际领先 国内首款 双旋轴激光扫描仪
本项目以精密仪器结构控制技术、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为基础,研发出核心器件全国产化、大范围扫描、动态扫描、超广角扫描、开发配套软件和多载具适应性的国内首款双旋轴激光扫描仪,并提供与之配套的技术服务,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设备,以适应现代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应用需求。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北京格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王志举 注册时间 2021.9.14 注册所在省市 北京市朝阳区 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5MA04F7DA6N 经营范围 软件开发;应用软件服务(不含医用软件);计算机系统服务;租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服务;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仪器仪表、机械设备、文具用品、通讯设备。 企业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甲2号院国防科技园1号楼 获投资情况 2021年12月获得海贝资本投资600万元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王志举 信息学部/电子与通信工程 2019.9/2022.7 陈嘉平 信息学部/电子科学与技术 2020.9至今 汪墨涵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软件工程 2018.9/2022.7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贾克斌 北工大信息学部/图像视频处理 教授 信号信息处理专业 王子羲 清华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 副研究员 机械设计专业 五、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精密仪器结构控制技术、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为基础,研发出核心器件全国产化、大范围扫描、动态扫描、超广角扫描、开发配套软件和多载具适应性的国内首款双旋轴激光扫描仪,并提供与之配套的技术服务,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设备,以适应现代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应用需求,致力于双旋轴激光扫描仪的开发和推广,填补国内领域空白,力争成为国内三维激光扫描仪领域的领军企业。产品目前已实现军品领域的落地应用,并注册公司,入驻了国防科技园。未来将进一步继续扩展产品系列,计划在3年内开发出手持型号和机载型号,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并在6年内申请各项军工资质,替代进口产品,达到行业引领地位。
北京工业大学 2022-08-11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检测仪(TDLAS)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已极为重视对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公众也对切身的环境问题关注日益密切。以大气中常见空气污染物为应用检测对象,开发研制快速实时且高精度的 TDLAS 可调谐二极管光谱学检测设备,为大气环境监测中所要求的微量、高精度及快速响应需求提供仪器实现手段,应用于室内外环境污染气体监测和煤矿、油井等地下作业中毒气泄漏的监控,可以有效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导致的大规模大气污染发生,保障环境质量安全,为国民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社会效益显著。并特别适用于强磁场和辐射性、腐蚀性或危险性大的环境,可实现对如飞行器、舰船、矿井、油田、建筑物等恶劣环境的实时检测分析。大气污染物气体 TDLAS 测量及评价系统项目研究和开展具有对于产品需求直接的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该项目在团队已有红外光谱工作基础上,组建基于 TDLAS 的大气污染物在线检测实验平台,通过对排放气体干扰组分、激光器输出参数及系统电子学指标的分析与优化,建立适用于大气常见污染物气体实时快速 TDLAS 仪器检测技术体系。并基于企业自有的物联网 GPS 模块设备开发技术、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技术、仪器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等,进行 TDLAS 仪器向网络分布式监测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使项目内推出的样机可以作为独立接入单元接入区域环境评测平台,对传统在线式检测仪器数据接入及集成进行功能创新。 a.基于课题团队自有光谱数据处理算法软件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进行控制系统产品化开发 b.根据检测物指标,可定制选择国外或国内激光器模块封装进行集成 c.基于实验室自有开放光程光路准直定位技术以及长光程气体池技术进行关键模块定制。 d.根据用户需要定制上位机专用分析软件程序。 应用领域:燃料燃烧、金属冶炼、变电高压、焦炭化工、矿业筛选、农药施放、油漆喷涂、造纸纺织、皮革纤维、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处理、制药、橡胶等有气体污染物排放行业。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模块打包出售(15—20 万元/套)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一种激光熔覆石墨烯-陶瓷自润滑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切削刀具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激光熔覆石墨烯、陶瓷自润滑涂层刀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自润滑涂层刀具的基体材料为高速钢,刀具前刀面为石墨烯?陶瓷自润滑涂层。该自润滑涂层通过将石墨烯添加至Al2O3或Si3N4基陶瓷混合粉末中,采用CO2激光同步送粉方式在刀具前刀面熔覆制成。该刀具具有韧性好、硬度高及自润滑作用的特点。干切削时,利用石墨烯在陶瓷刀具表面形成连续的固体润滑膜,从而实现刀具本身的自润滑功能。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硅光子晶体波导器件的飞秒激光制备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光子晶体波导器件的飞秒激光制备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飞秒激光器、多级半波片、偏振分光棱镜、第一反射镜、空间光调制器、第一透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二透镜、电动翻转镜、第四反射镜、高倍物镜、三维加工平台、第三透镜、CCD相机、计算机;由飞秒激光器输出的激光通过多级半波片和偏振分光棱镜,经过反射镜射入空间光调制器;用计算机将加工方案生成全息图,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光束经调制后通过第一透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二透镜、第四反射镜,再经过高倍物镜聚焦到硅基片上,通过输入到计算机内的程序控制三维加工平台移动,完成加工任务。本发明加工步骤简易,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加工成本低。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智能服务语义理解与优化调度
针对目前智能服务系统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人机交互语 义理解不够深入、服务适配实时性差、以及智能化优化不足 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 重点研究:1)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数据获取方法,为各类基 于机器学习的服务模型提供高质量训练数据;2)面向服务 过程的深度语义理解,包括服务意图识别、服务过程抽取、 事件检测等;3)面向复杂服务需求的服务任务智能调度, 结合具体服务场景展开基于多目标多约束的智能优化。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一种智能道路运输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完成整车直发、零担干线、零担配送、城配、短驳等运输业务,功能涵盖基础设置、货票合同、签收回单、运输计划,调度派车、运单管理、货物交接、异常处理、回车、行车可视化追踪,以及对账、收付款和费用结算等;可对中小运输企业的“车、货、场、人”进行全面管理,最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和人员绩效。该系统以自主研发的基于动态容重比的智能配载优化算法为技术核心,可代替传统的人工排线和调度,大幅度提升车辆配载效率,平均降低物流成本 10%~15%,可以为中小型运输企业(如专线、零担、城配)提供从“接单-配载调度-运输-回单-回款”的全流程运输解决方案。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输配电设备多参数智能传感系统
系统非接触式实现变电站及所有设备的异常监测,包括全景视频、温度和局部放电。对GIS、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电缆、CT、PT等一次设备各部件温度及各类绝缘缺陷,违规作业、异物入侵等实施直接监测或计算外推,并实时智能预警。系统由多物理量值守机器人、智能云APP和大数据后台组成,值守机器人集成局部放电、红外测温、视频图像及声音诊断等传感器,并具备初步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设备异常诊断能力,后台包括设备管理和大数据评估功能模块,APP接收智能终端和后台信息,主要显示诊断结果、数据内容,并实现人机交互。通信方式有无线、有线两种。 局放传感模块、红外传感模块、视频模块、气体传感模块、声音模块、油色谱等不同功能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减搭配使用。产品的集成度高,远距离非接触采集信息,高智能、高可靠、低成本。近5年来,使用该技术发现了48起变电站内潜在故障隐患,避免了多起停电事故。 本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对应了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具有多个电网公司的应用案例,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适用范围广  能在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防水防尘。 多物理量协同  集成局放、红外、视频、声音等传感器,同时监测变压器、敞开式开关、电抗器等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局放信号、红外热像、视频信息,实现多传感器的高效结合及协调诊断。 使用方便  配备智能云APP,实时接收现场值守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实现人机交互,能够早期发现缺陷,判断缺陷位置,提高现场人员的工作效率。 智能化程度高  监测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数据同步传输,嵌入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监测数据及时率、准确率及有效性。 安装方便  值守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一键式安装。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系统自动切换,内部参数可以通过手机设置。 性价比高  采用低成本、高可靠技术路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降低硬件的复杂性。 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PCT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高电压技术、电力设备智能监测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应用在国家电网、中国石化30多个变电站,有三百多套挂网运行。 不同场景的实物及应用照片,或原理图解 图1 长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图2 短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图3 用户报告 图4 变电站安装监测 图5 大数据后台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智能应用片上系统(SOC)系列芯片
项目简介: 针对设备如何正确理解人类的逻辑和时序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便捷的转换为当前计算机体系的执行代码的问题,设计了用于智能应用的SOC芯片。此芯片由当前通用微处理器和相应的固件构成,固件由操作系统、类似人脑树突学习和推理的新型思维模型和通用通信模块构成,SOC系列芯片可以解决认知人类逻辑、时序思维的问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智能。系列芯片可分无带代码编程的控制芯片,无代码编程的总线与网络通信芯片,低代码编程的运动控制芯片,制造业核心控制设备本质安全芯片等几个系列的芯片。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创新要点: 01)、提出了类人思维计算理论方法 02)、有别于冯诺曼和哈弗结构的计算机运行架构  a、传统的计算机程序由程序员完成,新的框架和机制要求计算机 程序由使用者经过简单培训便可完成,改变了目前程开发模 式。  b、应用开发过程可直接认知和理解以人类思维描述的开发目标 几乎无需编写代码,与现有单片机、PLC等开发模式完全不同, 具备了认知人类知识和经验的高等级人工智能功。 c、与现有的开发模式和开发工具相比,对开发人员专业技能要求大大降低,应用开发效率极大提高。 03)、以人类思维的视角而非二进制运算的模式进行计算机数据的处理。 获奖情况: 获2016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0 101 102
  • ...
  • 229 2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