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北京市基金资助的重点研究专题项目在定频量子比特的物理架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市基金)资助的重点研究专题项目“超导量子比特集成和存储”取得重要进展。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于海峰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定频Transmon量子比特的物理架构。
[详细]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2022-05-26

揭示糖尿病的传代“记忆”机制,浙大成果登《自然》

成人慢性疾病,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肿瘤等,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对这些慢性疾病的治疗,过去常用的是对症治疗。例如对糖尿病的治疗,通常是通过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增高,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详细]
浙江大学 2022-05-19

国际首次!北京科研团队实现人工智能四维重建技术提升冷冻电镜分析精度

近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研究专题项目“超高分辨冷冻电子显微镜成像方法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在该项目支持下,北京大学毛有东教授团队于2022年4月27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USP14-regulated allostery of the human proteasome by time-resolved cryo-EM”的研究论文,阐明了原子水平人源蛋白酶体动力学调控和构象重编程机制,并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人工智能四维重建技术用于大幅提升时间分辨冷冻电镜分析精度。
[详细]
北大科研 2022-05-11

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团队在亚纳米尺度下原位研究分子吸附扩散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魏飞团队在亚纳米尺度下原位研究分子吸附扩散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采用皮米电镜原位成像策略,实现了分子筛中小分子吸脱附行为和分子筛骨架结构动态演变的原位实时观测,首次发现了刚性分子筛的亚单胞拓扑柔性结构特点,揭示了分子扩散突破孔径限制的微观机制,丰富了对分子筛择形催化与限域效应的理解。
[详细]
清华大学 2022-05-09

清华与哈佛研究团队合作揭示空气质量提升对光伏发电与碳中和目标的协同效益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光伏发电装机水平预计将成倍增长。空气污染将会降低光伏发电水平,有损光伏发电的“减污降碳”效益,然而,我国空气污染及其改善对光伏发电的影响仍缺乏系统研究。
[详细]
清华大学 2022-05-09

中国农大郑浩团队揭示我国蜜蜂肠道耐药组分布规律及传播机制

该研究首次证明了蜜蜂肠道菌富集和传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能力,同时提出了蜜蜂可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与进化机制。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09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强场量子电动力学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超强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10-100PW超强激光时代的到来,为量子电动力学(QED)的理论验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实验条件。
[详细]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5-09

南科大王培毅团队与合作者在新一代新冠肺炎重组蛋白疫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南科大生物系、冷冻电镜中心研究教授王培毅团队与合作团队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以“Protectiveprototype-BetaandDelta-OmicronchimericRBD-dimervaccinesagainstSARS-CoV-2“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这是该团队今年以来与合作团队在顶级期刊发表的第二篇关于新冠肺炎的研究论文。
[详细]
南方科技大学 2022-05-09

西北工业大学尹大川教授、骞爱荣教授两课题组联合发表新型RNA递送载体研究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尹大川教授生物大分子研究室和骞爱荣教授骨代谢研究室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RNA递送载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详细]
西北工业大学 2022-04-27

北大重大突破!将据此开发新冠病毒及变异株疫苗!

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课题组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Circular RNA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and Emerging Variants”的研究论文。魏文胜团队首先建立了体外高效制备高纯度环状RNA的技术平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设计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pike)受体结构域(RBD)的环状RNA疫苗。该项研究中制备的针对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circRNARBD-Delta)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广谱保护力。
[详细]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