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药学院王磊/尤启冬团队在The Innovation上发表全球首创性小分子药物研究进展

创性药物(First-in-class drug)具备新颖的药物靶点或作用机制,是新药研发的原始驱动力。首创性药物的上市不仅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更能为新的药物开发领域和科研方向奠定基础,为相关疾病患者提供全新疗法和卓越疗效。
[详细]
中国药科大学 2025-01-21

药学院郝海平团队熊晶课题组在EMBO JOURNAL发表调控代谢重塑促进肝再生的新靶标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通过构建肝脏特异性过表达或缺失的小鼠模型,证明SLC13A2促进PHx术及HFD饮食长期喂养造成慢性损伤而诱导的肝再生。
[详细]
中国药科大学 2025-01-21

化学与材料学院陈填烽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硒纳米药物实现肿瘤放疗增敏研究成果

陈填烽团队一直致力于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化学创新药物设计与诊疗应用研究,聚焦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肿瘤靶向化学创新药物、硒纳米医学、肿瘤多模态精准诊疗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
[详细]
暨南大学 2025-01-21

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杨美香课题组与合作者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发表Treg细胞稳态和功能代谢调控研究论文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调节性T细胞亚群,表达特征性转录因子Foxp3,通过抑制CD4+T细胞、CD8+T细胞、NKT细胞或APC的增殖、分化和效应功能,调控机体的免疫耐受,维持机体自身稳态。Treg细胞的稳态失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详细]
暨南大学 2025-01-21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关贺元/卢惠辉教授团队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手性光探测器是目前科研热点和难点,集成化的左右旋光识别器件对于生物结构探测、光通信、量子光学计算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详细]
暨南大学 2025-01-21

东亚文化如何向西辐射?复旦古DNA交叉研究登上《自然》主刊

研究聚焦阿瓦尔人远距离、跨大洲迁徙的历史,揭示东亚文化伴随人群移动、向西辐射的文化现象,为人群迁徙与文化扩散是否对齐的经典问题,提供了一个文理融合创新研究的示例。
[详细]
复旦大学 2025-01-20

2024年度复旦大学“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25年1月7日,在复旦大学2024年度科技工作会议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揭晓了2024年度复旦大学“十大科技进展”。
[详细]
复旦大学 2025-01-20

治疗有效率提升12.1%! 复旦上医邵志敏团队发布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国方案”

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发布了一项改变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模式的临床III期关键研究成果,成为大会关注热点。
[详细]
复旦大学 2025-01-20

畜牧兽医科学院研发的科研成果“D 型肉毒毒素仿生矿化颗粒灭鼠剂加工工艺及农田、仓储鼠害防治技术”喜获“中国好技术”A 类项目称号

该项技术结合三江源地区特殊的生态地位、生态要求和鼠害防治中亟待解决的化学农药污染环境、伤害鼠类天敌及对人畜不安全的现状,开拓创新,利用国内首次从动物体内分离的一株 D 型肉毒梭菌(D8901 株)所产毒素,研制成目前灭鼠剂领域最为理想的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生物类灭鼠制剂,规避了化学灭鼠药物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弊端。并通过仿生矿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D 型肉毒毒素的热稳定性,为城市鼠害防治提供了技术保障。
[详细]
青海大学 2025-01-17

牧科院主持的“青海湖流域沙地‘草-药-灌’治理技术耦合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成果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青藏高原沙化土地治理面临治理面积大、沙地类型多样化、成熟有效治理技术匮乏等难题,急需对现有治沙技术进行整合并创建适合高寒区沙化草地治理技术耦合模式,打造高寒区沙化草地高效、稳定和绿色治理的样板工程,引领并加速整个青藏高原沙地治理进程。
[详细]
青海大学 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