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中国科大基于新型多模态单元实现磁控软体驱动器的模块化设计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李木军副教授、张世武教授等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设计方法,利用多模态单元实现具有复杂变形和丰富功能的磁控软体驱动器的快速设计,拓展了硬磁性软材料在机器人、流体系统、微细操作中的应用。
[详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5-02-14

中国科大发表中国病毒学家与病毒学科技史研究成果

中国科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刘欢副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rotein & Cell上以题为“Virological research history in China: a century of profiling virologists’contributions and virological innovations”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详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5-02-14

中国科大提出一种仿墨鱼骨结构材料的跨尺度制备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报道了一种利用预设异种微纳结构的水凝胶进行组装的新策略,受天然墨鱼骨“刚性空腔-隔板”层状有序结构的启发(图1a),实现了仿墨鱼骨结构材料(以下简称:RCWSM)的跨尺度一体化构筑。
[详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5-02-14

《自然》报道北大材料学院庞全全课题组在快充高安全全固态锂硫电池领域的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ll-solid-state Li‒S batteries with fast solid‒solid sulfur reaction”的研究论文。他们设计合成了系列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玻璃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并基于该材料研制了全固态锂硫电池,实现了快速固固反应速率和高循环稳定性。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2-13

东北农业大学张颖教授、王一帆副教授在CE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本研究通过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光照射对BC进行加速老化,研究老化处理对BC衍生的DOM释放特性及其在Cd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影响。
[详细]
东北农业大学 2025-02-13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莫凡洋/袁粒与合作者开发机器学习手性分子光谱预测模型

近日,北京大学莫凡洋课题组、袁粒课题组与厦门大学王忻昌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Decoupled peak property learning for efficient and interpretable 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um prediction”的研究论文。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2-13

东北农业大学赵琳课题组揭示GmFULc调控大豆株高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MADS-box转录因子GmFULc通过与GmGASA启动子的结合调控大豆株高的分子机制。
[详细]
东北农业大学 2025-02-13

北大环境学院刘文团队及合作者在《自然-通讯》发文报道用于水中抗生素耐药菌高效杀灭的新型功能材料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文研究员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具有原子级应变的MBene(Mo4/3B2-xTz)二维纳米材料,并制备了新型光催化剂(In2S3/MBene),实现了低溶解氧水体中抗生素抗性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效杀灭。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2-13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遗传改良团队陈庆山教授、齐照明研究员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发表综述论文

本研究探讨了一系列旨在增强作物恢复力和生产力的创新策略,重点综述了研究人员开发出的适应多种气候条件的新型作物品种。
[详细]
东北农业大学 2025-02-13

北大深研院莫凡洋团队在AI for Chromatography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深圳研究生院莫凡洋团队与东方理工大学张东晓团队合作,通过结合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首次明确揭示了薄层色谱(TLC)与柱色谱(CC)之间的量化关系。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知识发现技术、建立了可解释的公式,将专家经验(Chemist’s experience)转化为“人工智能经验”(AI experience),为色谱分离实验条件的确定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详细]
北京大学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