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马曦教授团队在通过提高饲用免疫调节肽稳定性抑制仔猪腹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本项研究中,在天然免疫调节肽基础上,通过对酶稳定性的位点改造和复合优化,筛选设计出以疏水区、正电荷区及聚乙二醇为核心的嵌合免疫调节肽,辅以C14烷基链启动自组装。试验证实,该免疫调节肽在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启动自组装,形成的抗菌粒子在有广谱抗菌活性,同时消化酶稳定性显著提高。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6-01

马秋刚教授团队在调控肠道粘膜免疫和共生菌群抵抗沙门氏菌感染取得重要进展

本研究进一步系统性探索了屎肠球菌对蛋鸡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以及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并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组成与菌群演替规律,揭示了屎肠球菌通过调控肠道黏膜免疫和肠道共生菌群从而缓解肠炎沙门氏菌感染诱发的蛋鸡肠道炎症的效果与机制。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6-01

何志祝教授在自供电柔性可穿戴传感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提出的磁颗粒镀层技术,有效解决了相变材料和磁性颗粒界面润湿难题。基于MTPCM,设计出高能效热电-高储热复合微供能系统,统筹兼顾了热电输出稳定性和最大化,证实了自供电温湿度无线传感系统持续工作的可行性。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吕聪、于政权课题组在预防肠道疾病领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在肠道稳态和损伤修复过程中,肠道干细胞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肠道干细胞命运及功能受到微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调控。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谢斌副教授团队在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构型方面取得进展

课题组结合可适应拖拉机多种作业工况动力需求的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构型,融合了基于粒子群与动态规划算法的双层协同参数优化方法和涵盖Adams与Simulink虚拟样机联合仿真、物理样机台架试验、实车多指标试验的验证体系。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沈建忠院士团队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变迁和演化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细菌中质粒的携带数量以及多样性随时间显著增加,而多种质粒在基因组中与耐药基因存在显著相关性,是介导重要耐药基因传播频率增加的主要载体,表明质粒多样性是加速重要耐药基因传播频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刘学军团队在全球农业氨排放及其对大气氮沉降影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团队基于构建的长时序农业氨排放数据集,驱动了全球大气化学模型GEOS-Chem,系统评估了全球1980年来农业氨排放对氮沉降时空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欧盟是全球氨态氮沉降1980年来下降的唯一区域,下降了约16%,其主要原因是欧盟已将氨排放控制列入空气污染防治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农业氨减排措施。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梁俊毅教授团队发现土壤水势估算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模型模拟和预测的重要性

在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在低于-10MPa的水分条件下维持一定的活性,持续分解土壤有机碳,导致土壤微生物水分限制阈值(threshold)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量范围不匹配。测量范围之外的土壤水势只能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外推得到,但这种外推违反统计学原理,可能导致获得的水势值估算出现严重偏差。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沈建忠院士团队发现抗生素新型交互敏感机制

截短侧耳素类药物特别是来法妙林是治疗VREfm感染的有效药物;探究交互敏感机制将为遏制细菌耐药性产生与传播,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及提高现有抗菌药物疗效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林中伟教授课题组在作物平行演化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基因网络分析表明sh1基因作为转录抑制子可抑制多个木质素合成基因的表达,sh1基因功能丧失后,木质素的合成增多,使得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强度增强,种子成熟时离层无法断裂,最终导致谷子失去了种子自然落粒性。
[详细]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